陸地巡洋艦是豐田汽車公司旗下一個譜系十分龐大的越野車系,從最初的FJ40到最新的蘭德酷路澤4000系,陸地巡洋艦系列已經走過了60余年的征程,在巡洋艦全系中,有一款越野性能十分出色但卻鮮為人知的越野車,因其外形酷似美國的“悍馬H1”軍用越野車而被戲稱為“豐田悍馬”,它就是豐田“非常巡洋艦”(Mega Cruiser)。
民用版豐田Mega Cruiser
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讓豐田獲得了美軍總價值約46億美元的巨額訂單,同時也讓豐田積累了一定的軍用越野車生產技術。一年后,豐田受日本陸上自衛隊(當時稱警察預備軍)的委托,開始研發四輪驅動車,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豐田吉普BJ,它也是豐田陸地巡洋艦家族的開山鼻祖。
40多年后,豐田再次受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委托,開始研制新一代陸軍越野平臺,陸自要求其滿足復雜地形條件下的陸軍兵力運輸、重型迫擊炮牽引、防空導彈載具等用途,就這樣,豐田史上最大的重型越野車Mega Cruiser問世了。
民用版“非常巡洋艦”發動機特寫
“非常巡洋艦”的外部尺寸達到了5090x2196x2075mm,軸距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396mm。由于“非常巡洋艦”最初的設計定位是大型全地形越野車,它的離地間隙達到了420mm,接近角49°,離去角45°,在非鋪裝路面上的通過性十分出色。重量方面,這部徹頭徹尾的越野機器自重達到了2.9噸,不過在一臺4.1L直列4缸渦輪增壓柴油機(15B—FTE)的驅動下,“非常巡洋艦”的動力絲毫不遜美國悍馬H1軍用越野車,而它的載重也達到了600千克,拖著一部陸自120mm重型迫擊炮滿山跑毫無壓力。
120mm重型迫擊炮牽引車
懸掛系統方面,“非常巡洋艦”采用了與悍馬H1類似的前后對稱獨立懸掛,前懸掛為扭力桿+油壓避震的形式,后懸掛則采用了彈簧+油壓避震的形式,前后懸掛在緊急情況下可互換使用,通用性極高,戰時的可維護性也很強。
軍用版“非常巡洋艦”儀表盤非常簡潔
要說到“非常巡洋艦”真正強大的地方,就不得不說它的四輪轉向系統了,“非常巡洋艦”采用了獨特的四輪轉向裝置,后輪通過油缸驅動與前輪隨動,在低速轉彎時,后輪可與前輪逆向偏轉12度。在四輪轉向裝置的協同下,尺寸比悍馬H1(4686x2197x1956mm)還要大的“非常巡洋艦”的最小轉彎半徑只有5.6米,比悍馬H1的7.62米最小轉彎半徑足足要小2米,因此它的靈活性要比悍馬H1強很多。而在高速過彎時,前后輪同向偏轉可以減小過彎時產生的離心力,側滑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小。在全地形漏氣保用輪胎的配合下,“非常巡洋艦”不管跨越溝渠還是山地行駛,都表現得如魚得水。不過物極必反,過分強調越野性能的“非常巡洋艦”在柏油路上的最高時速只有120km/h,遠不及悍馬H1 134km/h的最高時速,這也被認為是后來民用版“非常巡洋艦”市場表現低迷的一個重要原因。
用作防空導彈發射車的“非常巡洋艦”
由于車身很寬,“非常巡洋艦”內部的座椅布置方式為4個對向雙人座椅,可乘坐8名武裝士兵,中間的地板可放置背包等物品。前座則是兩個分得很開的獨立座椅,中間可安放通訊設施。軍版“非常巡洋艦”多數是可拆卸的帆布軟頂,民用版則是硬頂,這是兩個版本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
軍用“非常巡洋艦”內部空間十分寬敞
軍版“非常巡洋艦”和民版“非常巡洋艦”之間的另一個區別在前臉。軍用版的“非常巡洋艦”的大燈是圓形的,而且配有紅外燈和大燈防護欄;民用版的大燈則是方形的, 它比軍用版的多加了前置保險杠。
用作輕型運兵車的“非常巡洋艦”
1992年,悍馬推出了民用版,盡管售價很高,但是強大的越野性能還是吸引了非常多的日本人購買。看到悍馬在國內熱賣,豐田也忍不住于1995年推出了民用版“非常巡洋艦”,標價96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5萬),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標價太高,民用版“非常巡洋艦”的市場表現很不盡如人意,豐田最終于2002年終止了民用版“非常巡洋艦”的生產。盡管如此,“非常巡洋艦”至今仍是日本陸上自衛隊裝備數量最多的越野車,其通用性也很高,衍生出了輕型運兵車、輕型突擊車、低空導彈發射車、戰場救護車、通訊指揮車、武裝運輸車和重型迫擊炮牽引車等多種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