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數據!去年的數據!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飆升4倍。據統計,全國2015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及銷量分別達到34萬輛和33萬輛,分別對應334%及343%的按年增長率。相信誰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如此大幅度增長根本就不現實。
很多專家就說了,依據2015年的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前景可謂是一片大好,甚至有專家預測2016年,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可是現實情況又是怎么樣的呢?暴跌!斷崖式的!
根據汽車相關部門發布的數據看,2016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13748輛,與2015年12月3.7萬輛的銷量相比,環比下降63%!可謂是斷崖式下跌。可以預測的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很難再會回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長期依賴政府補貼,而對于新出臺政策不能適應
在以往,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之所以會可觀,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政府的補貼。新能源汽車剛投入市場時,價格過高是其所面對的一個大問題,而政府出臺的補貼政策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2016年起執行的新補貼標準和2015年的補貼標準相比,針對續駛里程大于等于80km小于150km的純電動車和增程式在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的補貼金額分別降低了6500元和1500元。換個說法,就是購買電動車的補貼政策不如以往可觀了。
而2015年4月份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四部委聯合下發的補貼政策又表明了,2017-2020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都將逐漸實行退坡。如果新能源汽車在各個方面不能做改進,政府新出臺的補貼政策無疑是為其撤去了有力的支撐。
熱乎勁在消退,實踐檢驗后太虐心
新能源汽車里純電動汽車占據很大一部分,不是插電式混合動力不在補貼范圍內的話,那意味著很多所謂的真正的新能源不屬于補貼范圍,譬如凱美瑞混合動力,還有卡羅拉這樣的是不可以的。實際上在小便眼里,豐田的這些車倒還真的比較實際一點。電動汽車的動力性、續航性、安全性、電池壽命在著極大的問題這已經成為常識,所以純電動汽車拉動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暴跌是必然的。沒用之前大家都是試探地去買,而一旦經過實踐才發現還是算了吧,畢竟石油價格一路走低啊。
除非采用昂貴的液流電池來保持動力,否則一般電池技術老司機誰能受得了?日前,nanoFLOWCELL號稱自己的Quantino超跑可以續航1000KM,小編看了這外形,想到了年和科尼賽克合作的Nunzio La Vecchia宣稱同名車QUANT的太陽能薄膜的轉化率高達50%啊,那個時候好像是2009年,全世界公認的極限值還沒超過42%,要不要這么吹牛啊,怪不得分道揚鑣了!nanoFLOWCELL告訴俺,你這個外形真的不是抄的嗎?
續航依舊是新能源汽車亟需突破的瓶頸
2016年的補貼政策除了降也有升,即續航里程大于等于250km的電動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補貼金額分別提高了1000元和20000元。這就意味著,所謂的高補貼是以高續航里程為基礎的。現在市面上續航超過250km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屈指可數,汽車的整體價格也隨著續航里程水長船高。續航達不到250km的標準,再高的補貼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鏡花水月。
所以,突破電動汽車續航低的這個瓶頸,不僅僅是解決購買者需求的必須,更是目前解決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冷氣流的關鍵。
企業騙補與行業迅猛發展同時存在
2015年國內銷售新能源汽車數量高達33萬余輛,與以往的新能源汽車相比高出幾倍,發展迅猛,這是不爭的事實。可是正是行業發展的迅猛,再加上政府可觀的補貼,出現了一些企業利用虛假信息騙取國家補貼的現象。這導致市場的虛假繁榮,而市場的虛假繁榮又使得一些廠家在不知情下擴產,最后造成市場的混亂。
總的來說,我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包括去年噴井式的增長,都是政策造就的。而政策造就的市場,一旦政策退坡,市場如不做任何改變,斷崖式衰退是必然的。而目前我國的新能源市場還有很多需要調整的地方,挑戰也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