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言有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然而如今的中國車市,可不僅僅是“鷸蚌相爭”那么簡單,來自日本、韓國、歐洲、美國等國的各大車企巨頭,已經在中國市場上群雄逐鹿,形成了彼此混戰的局面。作為質量與安全的代表作品,日系車直面久戰沙場的歐美車,后來居上競爭力十足,韓系車仍然處于發展階段,不過表現也不遜色。而國產車雖然尚未成型,但是也籍著這些“鷸”和“蚌”相爭的機會,合縱連橫,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
2015年12月汽車銷量排行榜TOP10
對于國產車而言,日系車的確是很大的威脅,特別是在南方,選擇日系車的車友非常多,日系車幾乎占據了國內車市半壁河山。但是如果日系車在中國車市撤退,將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究竟誰能從中漁利?小編只能告訴你一些激進的網友,縱使日本車退出中國市場,國產車也只有夾縫求生存的份。
日系車“四大家族”已經公布了2015年的銷售數據,其中本田銷量為1006332輛,日產銷量為1250100輛,豐田銷量為1122500輛,馬自達銷量為235261輛,平均增長率為14.75%。這意味著2016年如果沒有日系車,市場將釋放400萬輛左右的汽車需求量。這些需求對于誰最有利呢?筆者認為,其實對于歐美車,多出來的需求不會促使其增加太多產量。主要是因為歐美車已經在國內車市深耕,其市場份額與其產能的對應關系趨于穩定,故而即使突然增加市場需求量,歐美車企也不會立即大幅度增產。但是對于正在積極深挖國內車市的韓系車而言,多出來的市場份額卻非常有吸引力。韓系車如果能夠盡可能取得這些份額,則可能與歐美車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對于歐美車系,韓系車的理念與日系車更加貼切,所以如果沒有了日系車,韓系車應該會成為日系消費者的首選替代品,當然這一部分市場或者會被歐美車肆意獨吞。以韓國現代及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將會在國內市場迅猛膨脹。韓系車和日系車一樣,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比較到位,車身小空間大,物美價廉,符合現代都市群體的經濟適用觀。
韓系車計劃盡快爭取在中國車市占有率達到10%以上,雖然這一目標反映了韓系車在國內市場仍然未成氣候的事實。但是如果日系車真的撤出,繼承大統的韓系車就可能迅速發展成市場的霸主。即使不能撼動歐美車,也會成為與之抗衡的巨頭。對于汽車行業而言,在未來很長的時期內,中國市場仍然有可能是世界上最肥沃的生存土壤。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推測而已,日系車出于任何原因目前不可能退出國內市場。韓系車2015年在市場的表現也不理想,北京現代的銷量為106.3萬輛,根本沒有達到116萬輛的目標,還比2014年下滑了超過5個百分點。對于國產車而言,日系車、韓系車都是是亦敵亦友的存在。商場如戰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未來究竟誰主浮沉,還需拭目以待。
更多汽車信息關注圖說汽車微信號:tsqiche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