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王公貴族會有職位等級之分,人們所從事的工作行業又有三教九流之分,就連每個人的地位都分為三六九等,似乎“等級”貫穿了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之中。那么,現如今我們一直所強調的文明是否有被劃分了等級呢?那么地球又位于怎樣的地位呢?
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達爾達舍夫就對宇宙文明進行了劃分。在他的理論中,將宇宙的文明劃分了三個等級。其中,達到第一個等級的文明,他們是所處行星的主控者,這一等級下,人們可以利用行星上的一切可用能源與自然事物,甚至可以控制陰晴冷暖,山川河流以及地殼運動,他們將是這個行星的“神”。
然而,目前我們人類盡管已經可以通過各類科學技術來使用或是利用地球上的各項能源,但是我們依舊在擔心能源耗盡問題,依然受著天氣變化的影響,依然畏懼著自然災害,因此,現在我們的文明連一級文明都達不到,還處于“0+級”文明。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的我們由于科技和醫學的發展,已經不會被戰爭,疾病所摧毀,但是卻很有可能因為極端的自然災害、核武器、以及宇宙間的運勢碰撞而遭遇文明的毀滅。
那么,如果我們可以安然的一直發展下去,五千年后的我們又應該是什么樣子了呢?有相關的天文學家表示,我們大概能在兩百年內步入一級文明,而在經過千年的發展,我們也許可以順利了的進入到二級文明,而二級文明下的我們能夠將太陽系“收入掌中”,能在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上隨意的穿梭、居住,并且不在為能源枯竭而擔驚受怕。
如果我們真的按照著這個文明等級在發展,那么我們似乎可以預見到地球未來的強大與光明,但是,為何在我們之前有眾多的高級文明都在發展中滅亡了呢?級別的上升終究還要抵擋住自然災害,大規模核武器甚至是宇宙間隕石的撞擊,但愿我們可以克服這些足以毀滅文明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