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有一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在一千前,中華文明巔峰時期的宋代,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空前的高度,踐行著非常了不起的匠人精神。這個頻繁的出現城市浪潮,擁有人口規模過百萬的超級大城市的黃金朝代,宋人,修建的地下排水工程,讓后人頌揚不已!
歐洲人對宋朝的發達贊嘆萬分,稱宋為現代世界的起點,并且將這種復雜而有效的地下排水工程學習了去。現在的長沙,還能發掘出宋朝的木構涵渠遺址,過盡千帆,讓我們回到古代,追憶感受一番宋朝時“城市的良心”。
說到宋朝的排水系統,就不得不提到贛州福壽溝。福壽溝,是一處地下水利工程,被稱之為宋朝下水道。其位于江西贛州,全長12.6公里,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城市排水系統。這個工程由數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專家劉彝主持,福澤余蔭九百年。
中國的老祖宗們治理水患,留下了許多豐富的而寶貴的財寶。地處江南,三面環水,低洼多雨的贛州,過去是長澇之地,百姓凄怨哀婉的懇求劉彝重視這方土地的水利工程,于是乎,劉彝深刻地意識到“水失其性,百川逆溢,壞鄉邑,溺人民,而為災也”,科學地提出了根據城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特點,修建了以州前大街(今文清路)為排水分界線的福壽溝。福壽溝如都江堰一般,承擔了城市大量的排水量。
現存約1公里的“壽溝”從姚衙前一直延伸到涌金門完成新成代謝。福壽溝的排水孔最大處寬1米、高1.6米;最小處寬、深各0.6米,設計者以一種科學、長遠的眼光來設計這個下水道,它比正常的坡度陡四倍,可以讓更多的泥沙帶來沖力,更有效的緩解洪澇。
進入福壽溝內,真是令人不得不訕訕的感嘆先人的智慧之高,更有人神思恍惚,仿佛穿越了一般,笑道:“該不會出現忍者神龜吧?”
本來,深埋地下的福壽溝是保存完好的,然而,近些年來,完整的福壽溝排水系統日益被破壞,水患又開始日益顯現,使人憂心。
現代人應該更加重視“城市的良心”,由于環境破壞,極端天氣一年比一年嚴重,唯有更加重視“城市的良心”,當下一個暴雨肆虐的時候,才不會準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