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影當中這樣的角色,他們往往具備一些能力,例如可以通過夢境或者其他方式預見未來的事情,比如《先知》中的小男孩,比如《驚天戰神》中的淮德拉(前提她必須是圣女)。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某一天你去到一個地方,突然覺得這樣地方你在夢里見到過。或者你遇到一個人,和他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吃飯聊天借東西,你會想起你之前好像也做過同樣的事情,感覺好像歷史重演了一遍。這時候的你會不禁懷疑,你是否穿越了時空或者預見了未來?
我們為什么會有這種如夢似真的感覺?現在科學對此做了很多的解釋。有一種解釋是人類的大腦類比于一個放映機,人的大腦就是電影放映機,放映從你一出生開始一直放映到生命結束。這個時候也會出現一些斷片現象,與此同時,大腦就會自動補充一些記憶去填補這個片段,有時候這個記憶是以前的,有時候這個記憶會是以后發生的,這就造成了這種現象。也就是說,之后的記憶被提前了。
一種時空交疊的觀點認為,根據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宇宙是由很多時空構成的時間軸,每個時空都按照一般的規律運行著,它們一般是平行的,只是時間先后不同。如果出現時空的交疊,你短暫的穿插進入了未來的時空,去做了一件事情,然后再回到原來的時空,按照時間軸的運行,你還會去做這件事情,但是你的記憶當中已經儲存過這個動作,你就會出現似曾相識的現象,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穿越時空。
心理學家認為夢境與現實的交織是人的潛意識發生了沖突,當代心理學進一步發現這種現向在一般健康的大腦都會產生。而且,人們在疲憊和壓力狀態下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感覺。心理學家還指出,這種感覺感的出現可能是因為人們接受到了太多的沒有明確來源的信息。例如“熟悉”的感覺會來源于真實的見聞,也能來源于內心想象的感覺。當一個人遇到已經忘記的小說描寫的情形時,可能會把它當作自己的記憶。或者,當一個人處在曾經看過電影的類似場景時,腦子里還是會勾起會影片劇情的回憶。
關于這樣一個現象,不同領域的人們會給出不同的解釋,只要解釋合理可以被人接受,那么這個問題就算得到了答案,可是就像伽利略質疑亞里士多德一樣,在科學不斷發展的今天,任何一個學說或者流派都不一定可以永遠的站住腳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問題能夠得到更加有說服力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