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想象中,古埃及文明非常的神秘,但實際上,華夏文明與古埃及文明之間,有著許多的相似點,有些人甚至認為,華夏文明來自古埃及。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古埃及與中華并不甚遙遠,大概就是中國最西點到最東點的距離,古中國人一直有探索周遭地區的習慣,但是總是受到重重阻礙,最大的原因就是周邊群國并力,這種阻礙,通常是政治、軍事上的阻礙,而非地理上的阻礙。以古埃及人的強大先進,完全有能力遷移到中國來。
(并不甚遙遠的中國與埃及)
要了解歷史,除了實地考古之外,大部分便是通過文字記載去了解,中國漢字和古埃及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方向都是從右到左,自上而下。西方人早就提出過華夏文明與古埃及人的關系。有一位德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基爾什爾(A.Kircher),他是歐洲十七世紀著名的學者,寫有兩本值得一看的探索著作,一本叫《埃及之謎》,另一本叫《中國圖說》,是他首次提出,中國文明出于埃及。
在他之后,也有不少學者提出,中國上古史即埃及史。要知道,我國考古論證,到現在為止沒出現夏朝的和商朝前半世(大約公元前1400年)前的確鑿證據。夏朝,真是讓人有云里霧里之感啊。
夏商周、秦兩漢,到了漢朝時期,中國人將幾乎并不甚了解的阿富汗稱之為大夏。但是,當時的阿富汗自己并不這么稱呼自己,之所以中國人這么稱呼,僅僅是因為阿富汗來自中東。這說明給你一個問題,在中華大地上生活的中國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來自西方的夏人,而自己的這一個分支,便是住在中華大地上的夏人。
在古籍中,也有這樣的論述,《孟子》曰:“禹生石紐,西夷人也。”《尚書箋》云:“夏,中國也。始自西夷,及于內地。”《潛夫論五德志》把夏禹稱為“戎禹”。
而傳說中治水的大禹很有可能就是治理尼羅河的蝎子王二世,因為4000年前,唯一經過人工改造的河流,只有尼羅河,在中國境內找不到河道修改的痕跡。而“禹,蟲也”,也就是蝎子之意。
埃及法老和漢族人是有傳承關系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埃及法老的DNA始終不肯公布。現在的埃及人,已經和建立古老埃及輝煌文明的埃及人不是一樣的人種了,但是現在的漢人,卻是古漢人的后代。通過觀看埃及古雕像,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埃及的雕塑是那樣的寫實,是什么樣的人種,一眼便知。
(新王朝時期的埃及艷后,很明顯是希臘人的五官)
(古埃及時期的雕像,典型的黃種人五官)
這說明華夏人極大可能是從埃及遷移過來的。那么他們為什么要來到這里?一說,是躲避戰爭。二說,是躲避洪水,在世界范圍的古籍內,都通常記載有一次大洪水,我們可知在古代有一場洪水蔓延,在電影《2012》中,導演將建立諾亞方舟的地方選在中國西藏,為什么呢?因為那里是世界的屋脊,那么在古代,埃及人經歷了一場大洪水之后,自然會往高處走,經過喜馬拉雅山,來到中國,是十分合乎情理的事。
第三說則是最離奇的,朝圣說。
據史料記載,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而在中國本土,發現的商朝文明的遺跡和古物,除了青銅器煉造技術比較先進外,其他方面都比較落后,遠遠不如更加遠久的埃及文明。但是偏偏,在四川廣漢約三四千里的地方,出土了一個謎一樣的只能讓人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的三星堆遺址。遺址群年代久遠,上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可溯及4600年,上下延續近2000年,沒有任何史料記載,缺乏文字記錄。
三星堆文明的浮出水面,在世界考古界上素有“第九大奇跡”之稱。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絕大多數是祭祀用品,特別是青銅雕像、金杖、玉器、石壁、陶器等,與古埃及、古瑪雅文化內涵非常接近,非常明確的受到西亞的影響,比起就挖出兩顆牙齒的元謀人,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物品讓考古學家振奮。
三星堆雖未發現文字,但出土了經鑒定來自印度洋的5000多枚海貝,還出土了眾多象牙,而四川盆地并無象牙,同時,還有疑似古埃及的神像:貝斯神。
所以,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認為,三星堆這個高度發達的古文明所建造的遺址,曾是世界朝貢中心!
(神秘的三星堆)
至于三星堆人的面容特征,更讓人覺得像是外星人。神奇的是,三星堆與古瑪雅、埃及文明這幾個當時最燦爛的文化,都處于神秘的北緯30度。
這么說起來,在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是面向東方的,而圣經上也說,東方的伊甸園。(考古學家曾根據圣經中伊甸園的地理描述猜測就是在中國西藏、四川一帶),東方的中國,是朝圣的地方。
考古學家還在埃及的一具木乃伊的頭上發現了一塊中國的蜀錦。所以,可以這樣猜測,在古代,中國是附近諸國的朝圣之地,有一些埃及人甚至不遠萬里,或是為了躲避戰爭或洪水,或是為了朝圣而來到了中國,他們自稱為華夏人,將埃及的文字、醫學,甚至埃及的歷史都帶到了中國,這就是為什么在中國本土,至今難以發現夏朝蹤跡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