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作為一種爬行動物,往往給人以恐慌、緊張之感。那么在千百萬年的演變過程中,蛇的進化過程有經歷了哪些劇變呢?曾經有人認為,最原始的蛇一定是有腳的。因為當人們逐漸的將《圣經》看做是一種歷史記錄的形式時,就會發現,在圣經中,有一條蛇引誘著夏娃品嘗了智慧之樹的果實,而遭遇到了上帝的懲罰,從此只能以腹部行走,食土為生。那么,如果說原始蛇是有腳的,那么有何證據呢?
不久前,考古學家們在以色列發現了一個化石標本。這個化石就是能夠證明蛇是有腳動物的有力證據。最開始,古生物學家們認為這個標本應該是蜥蜴化石,但是經過研究對比,驚奇的發現這是原始的蛇。人們稱這種蛇為隆脊蛇,化石中的蛇大約九十厘米長,生活在距今九百多萬年前的淺海中,他們雖然體型短小細長,但是卻長著健碩的四肢。
其實,這并不是人們第一次發現隆脊蛇,早在二十多年前的約旦河西岸就曾出土過這樣的化石,但是被當時的人們界定為蜥蜴標本。在此之后,相關的國外學者又對這個長有約三厘米長后肢的蛇化石進行了研究,發現蛇的頭骨窄小,其結構輕巧簡單,脊骨的數量與連接特征也與蛇相符。有后肢的蛇不禁讓人聯想到傳說中的蛟,古言“蛇修千年化蛟,蛟修千年為龍”,相傳蛟多隱居于河低或者是池塘,如果可以大膽的猜想的話,這化石上的蛇,也許就是傳說中蛟的原型。
盡管只是一個化石標本,但是卻對于相關人員研究蛇的進化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是證明原始的蛇同其他爬行動物一樣皆有肢體的證據,同時化石的發現也有利于人們進一步的了解蛇的后肢消失的原因以及原始的蛇與現代的蜥蜴究竟有和關聯,是否蜥蜴是原始蛇的又一進化物種。但是,真相到底如何,還是只能等待著研究者們更多的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