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英國政府與中國為不同目的,合作打撈一艘印度船只。然而就在打撈途中,無意發(fā)現(xiàn)了一個貴重的鎏金腰帶,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隨后廣州政府加大搜查力度,一艘巨大船只也漸漸浮出水面。這是南宋時期的古代沉船,已在南海沉睡了八百多年,同時,它也是我國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沉船。
當然,這艘船不僅僅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其中隱藏著金銀財富,也是相當之多。它出土的諸多瓷器、文物,使得它享有海上敦煌之稱,由此,它也被稱為“南海一號”。
那么這艘船的寶物多到何種程度呢?遠超你的想象!彼時,文物工作者正在細心清理淤泥,突然之間,淤泥下一件金屬器物顯現(xiàn)。在“南海一號”陳傳中,破碎瓷器非常多,但是金屬器物很少,因此立刻吸引了工作人員的注意。淤泥背后,是一個重量相當大的銅缽,而銅缽之中,藏著一個漆奩——女性用來裝首飾的盒子。正是在這個漆奩中,有著數(shù)量相當可觀的金器——大小共計77件。更讓人驚異的是,這些金器雖已年代久遠,但仍然光彩奪目。
數(shù)量如此多的金器成群出現(xiàn),實屬罕見,究竟是誰才能擁有如此奢華的金器?不僅如此,一般發(fā)現(xiàn)貴重物品的地方,應(yīng)是在船員休息的生活區(qū)船艙附近,但是這個漆奩卻在船舷處發(fā)現(xiàn),莫非這個漆奩背后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文物專家對此作出了解釋。首先在船舷處發(fā)現(xiàn)漆奩,可能是因為在宋船沉沒之前出現(xiàn)了意外,珠寶的主人抱著金器往前跑,正巧掉落在船舷附近。而關(guān)于金器主人,能夠排除外國商人,因為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信仰伊斯蘭教,而伊斯蘭教禁止男性佩戴金首飾??紤]到這個船只的巨大體形以及穿上的銅幣等貨幣,猜測或許屬于船只的首領(lǐng)或是來中國做來樣加工的其他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