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現在的印象中,以往地球所遭遇的滅頂之災似乎都是因為宇宙中行星的不規則活動,導致行星與地球相撞后,巨大的隕石墜落造成了當時生物的滅絕,比如說我們經常提起的恐龍的滅絕。我們潛意識的認為生物的滅絕是因為隕石等天文現象,而每次毀滅后才又有了新的生命。但是,經過研究發現,新的生命的出現,也會引發世界性的滅絕。
為了能夠更好的區分地球自存在以來所經歷的幾個階段,科學家們習慣性的將這些階段用“紀”來命名,比如“侏羅紀、白堊紀、古近紀”等,而有一個紀名為埃迪卡拉紀,而這一紀,是地球首批生物開始茁壯生長的時間段,但是,就在生物都在繁衍生息時,出現了地球史上第一次較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而這滅絕的原因,卻不是我們所知道的隕石墜落或者是大地震,火山噴發等。而是因為新的生命形式的出現所帶了的生活方式以及環境的變化所造成的。
考古學家們經過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發現,這一世紀的生物的出現越來越沒有規律,而且推算下來這些生物經過了大約三十億年的演化而瞬間爆發,而爆發后的時間段可能就出現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期間。而這樣更為復雜的生命體出現后,極大的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環境,使得很多原始生物遭遇滅頂。所以,如果說那次的生命毀滅是因為環境的變化,不如說這是一種新舊交替的殘忍過程
如果說新生命的形式的出現將會造成大規模的生物毀滅的話,那么,人類是目前為止地球上的高級生命,而隨著人類的不斷的進化和發展,地球上很多的動物已經瀕臨滅絕甚至有的已經滅絕,但是人類還在通過科學技術研發出更多的新生物,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意味著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終將毀滅于自己所制造出的新的生命體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