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曾經是各國空軍普遍裝備的重要機種。但隨著轟炸機逐漸大型化、復雜化以及其戰術攻擊作用被戰斗機和攻擊機替代,除少數需要執行戰略攻擊任務的空中力量外各國空軍中這一機種已經越來越難覓其蹤。目前,即便是傳統的空中力量強國,也僅有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保持了大規模的轟炸機部隊,其余國家則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退役最后一批轟炸機后不再生產和裝備新轟炸機。而除了中美俄轟6、B2、B52H、B1B、圖160、圖22以外,竟然還存在一個國家也保持了規模較大的轟炸機部隊,這就是伊爾28的存在、
朝鮮空軍的伊爾28
雖然,該國給人的印象是裝備嚴重老化、總體戰斗力不佳、任務以防空為主。但事實上,師從前蘇聯空中力量體系始終沒有放棄過進攻力量的建設。目前,不但裝備有數量可觀的戰斗機,而且還有百余架轟炸機、戰斗轟炸機和攻擊機。在這些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機型中,最為特殊的是前蘇聯制造的伊爾-28輕型轟炸機及其中國仿制型轟-5。這些轟炸機經常在該國空軍的各類飛行展示和演習中出現,但在外界面前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網友繪制的伊爾28
作為一款上世紀50年代水準的老式轟炸機,依照當下的標準判斷,伊爾-28的性能已經嚴重老化——這種雙發輕型轟炸機最大平飛速度僅有0.7馬赫、最大航程僅為2180千米、最大載彈量更是只有3噸、還不具有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轟-5在性能指標上與其接近)。毋庸置疑,這種轟炸機即便與僅能達到戰略轟炸機下限標準的轟-6K相比也相去甚遠,更遑論與B-52、圖-160或B-2相比。在伊爾-28的原產國俄羅斯和轟-5的原產國中國,這兩種轟炸機早已完全退役。
目前,該國空軍仍然裝備有80架左右的伊爾-28/轟-5轟炸機。這些轟炸機據說裝備于第24飛行聯隊,距離三八線較遠,由此可見該國并不希望這批對其或許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反擊力量在第一波火力下遭到毀滅。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看似老舊的武器事實上屬于“戰略級”的武器。
圖注:轟-5轟炸機
相信在未來的十幾年,這種老舊的轟炸機還將會繼續飛向在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