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Alex P. Meshik抽絲剝繭的分析過在非洲發現的21億年前的核反應堆是如何演變和生存下來的,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人類對未知事件的疑惑。有 人思考過,在距離我們遙遠的古代有沒有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制造的核武器?外星人或者史前人類是不是制造核反應堆的存在?
印度詩集《摩訶婆羅多》有這樣一段記載,場面描寫的簡直就是一場地動山搖的災難:到處都在燃燒,生物被灼燒的殘缺不全,人們的皮膚組織開始脫落。科學家們發現該描述正好跟核武器造成的后果的相似,之后根據詩中描述進行對比,這些與沖擊力度,強烈的熱度,還有核輻射和污染都能對號入座。
這是不是進一步證明了,在那個人們還未研究透徹的史前時代,真的發生過恐怖的核戰爭?核武器是真的存在過呢?于是考古學家決定進行實地考察,果然發現了一些狀態不正常的巖石。隨即他們在其他幾處遺址檢測到與核試驗后產生的同等物質。這個震驚的發現說明什么?史前時代就已經有了核武器存在?
這個重大發現來源于法國進口的鈾礦石,這些鈾礦石的鈾235含量不足0.720%,被法國科學家最終定論,該礦的鈾235大概缺少了200kg,這可以制造6枚原子彈。
科學家之后在非洲找到了這個天然核反應堆,經過一番研究,人們發現這是一個20億年前的天然核反應堆。甚至還穩定運行了上萬年的時間且依舊保存完好。這個發現讓他們欣喜若狂,因為在這之前的一則預言恰好吻合:鈾礦石可能會因為一些原因進行天然核反應。這時候法國的一名工人進行了探究,通過各種測量計算得出來里面的元素可能在十億年前就燃燒過了,這個核反應堆竟然是已經被使用過的。那么這個核反應堆的運行到底說明了什么?
著名科學家馬克·G·英格拉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指出,在非洲發現核反應堆的山區鈾礦礦脈形成過天然的核裂變反應堆,科學家Paul K. Kuroda通過大數據分析計算出了鈾礦自發產生“自持裂變反應”(self-sustained fission)的條件。簡單地講,就是發電機發電維持車子行駛,然后行駛再發電這樣的過程。雖然如此,目前也沒有人確定這些核反應堆到底是天然運作的,還是人為開啟的,畢竟科學知識有時候也做過“馬后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