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老子的道教的創始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然而關于他的生卒年以及其他資料卻無法考證,十分遺憾。一旦河南鹿邑考證出老子廟,那么這個發現就將震驚全世界。于是,河南的考古學家開始了深入挖掘。
在漫長的挖掘過程中,發現土質松散不一,有的是堅實的夯土,有的則是松散的黃土。黃土回填的這一現象證明這個大墓可能曾遭挖掘,而其后盜洞的發現則證實了這個猜想。那么這個可能埋葬著老子的大墓,真的已經是個空墓了嗎?考古隊員雖有些灰心,然而仍然繼續向下探索,歷經多個月,發現盜墓未能打穿,大墓仍然保存完好,這又激起了挖掘隊員的信心。挖掘過程仍在繼續,困難頗多,一直到1998年1月,考古隊員才真正挖到大墓深處。
大墓深處埋藏著諸多陶器、青銅器。235件青銅器、104件玉器的挖掘數量驚人,充分證明這個墓主人在當時身份尊貴,這似乎和人們印象中清貧淡然的老子形象不符。然而,在挖掘出的青銅器的上端,刻著幾個銘文。一位古文字專家稱,三個銘文中能夠辨認出兩個,分別是“老”和“子”。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興奮至極。老子?這個墓真的是老子墓嗎?不過,可惜的是,在古文字研究專家的細致調查之下,這三個字應為“長子口”,因為“老”和“長”相似,所以認錯。在對于青銅器和玉器進行辨認之后,最終認定這個墓是商末周初的大型貴族墓,埋葬的主人長子口是某一部落的貴族。這個墓并非老子墓的事實讓人們感到可惜,但無論如何,它的發現仍然十分珍貴,對于商末周初的喪葬習俗、鹿邑當地的風俗的考證仍有較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