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名將,只要不造反,一般就被皇帝或是奸臣們算計死了,十有八九是身敗名裂株連九族,比如韓信、岳飛。老話說,伴君如伴虎。難道古時候功高震主的家伙沒一個好下場?這里有四個反例!這四位功臣憑啥可以善終?
第一位,周勃
漢朝的周勃,他和劉邦是同鄉,為人敦厚樸實,在漢楚之戰時已經立下不少功勞,到大漢初定,他又幫著漢高祖剿平諸王叛亂。像劉邦這種過河拆橋的人,到最后也沒有翻過來倒殺周勃,而且在死前他說:“安劉氏天下者,勃也。”可見他對周勃的信任。到了平諸呂后,又迎立漢文帝,成為了漢朝的丞相。這時候,他自認為不能當其職,依然把相位讓給了陳平,贏得了漢文帝的尊重。
第二位,衛青。
就是漢武帝時期的“帝國雙壁”之一的衛青,衛青以外戚起家,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后官至大司馬大將軍,統帥全國的軍隊。而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喜怒無常的漢武帝劉徹。在這位帝王的一生中,經歷了十三位丞相,但只有一個善終了。照陪伴在這位君主的身邊,功高震主的衛青首先被排到清算的行列。不過由于衛青謹小慎微,為人樸實,最后依然得到善終。
第三位,張弘范。
蒙古漢將張弘范總是被后世飽受詬病。身為漢人將軍,張弘范在蒙古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在崖山海戰中,徹底消滅了南宋小朝廷。不過按照“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蒙古統治者也對這位漢人將軍多有防范。張弘范也自知自己非蒙古人一般,而且功勞太大,所以就夾著尾巴做人,也沒給人落下口實,得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第四位,徐達。
朱元璋在歷史上殺功臣出了名的,沒有讓他殺掉的也寥寥可數。徐達就算其中一位,民間有許多傳說,比如賜蒸鵝毒死徐達,比較有名。但畢竟野史,不可考究。正史上記述,徐達病重,在返回南京的途中去世,與朱元璋并無關系,在他死后,倍受哀榮。而且,在他這一門里,出了兩個異姓王,與大明王朝休戚同生。
岳飛死,大宋亡,蒙古人騎在漢人頭上;袁崇煥死,大明亡,滿洲人騎在漢人頭上。都是奸臣當道,陷害忠良,昏君敗國。如果忠良賢臣們在精忠報國之余,多學一學奸臣討人喜歡的本事,實在看不上奸臣無下限投其所好的爛招數,那就研究一番衛青、張弘范等功高蓋主卻善終之輩是怎么做到的!不諂媚但不惹上司猜疑,也不耽誤精忠報國,其實也未嘗不可?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