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題材熱播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還沒看過癮就大結局了,誰來拯救寶寶的無聊春節?你也在期待原班人馬趕快拍第二季嘛?誒,追劇的小伙伴們想必從王胖子和考古專家楊教授身上已經看得很明白了,考古絕不是盜墓,考古也不是挖寶,那么,為啥要考古?考古是盜墓?還是要消滅盜墓賊?沒那么簡單!
從胡八一、王胖子、楊小姐、考古隊、安力滿他們在黑沙漠里九死一生考古探險之旅,就不難看出,考古可不是鬧著玩,而是一不小心就會鬧出人命!
你看,要理解盜墓賊冒著送命風險去挖寶的行為不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嘛!可是,考古學家們把挖到的金銀珠寶古董玉器都上交國家了,那他們圖什么?
考古是為找到一首未曾被史書記載的唐詩
在考古人眼里,慈禧嘴里那顆夜明珠比不上一個唐朝古墓出土瓷器上一首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很君生早”,這是寫在瓷瓶上的一首小情詩。雖然作者不詳,但你一定對這首詩不陌生。如果不是考古專家挖到這個唐朝瓷瓶,我們就與如今朗朗上口紅遍大江南北的唐朝小情詩永遠的錯過了呀?
透過對這首詩的喜愛與聯想,就連一個吃瓜群眾都能對唐朝姑娘那情竇初開愛情生活浮想聯翩,我們通過一件瓷器、一首古詩,就能與千年之前的人物穿越時空交流思想,這是多么奇妙的體驗,這難道不是考古價值所在?
考古是為讓秦兵馬俑代表中國文化震撼世界
在20世紀《科學美國人》發表的一份權威考古報告中,列舉了當時世界上十大考古發現,有埃及法老圖坦卡蒙法老墓、寫在羊皮紙上《舊約全書》最早手抄本的死海古卷和比利時國境線發現的3300年前冰凍人,還有1974年在陜西境內發現的秦始皇秦兵馬俑占有一席之地。這一考古發現,不僅讓世界為秦兵馬俑所震撼,更讓世人對秦始皇、中國文化充滿向往!
考古專家們讓深埋黃土之下不朽文化古董重見天日,即是為了考證傳承弘揚文化!而沒有考古人員的努力,你怎么知道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呢?
考古是為創造美好未來而詳細了解舊事物
英國藝術史家恩斯特·貢布里希在其全球暢銷書《世界小史》中一句話道破天機: “禁止人們去了解歷史,沒有任何用處。一個人想要創造新事物,就必須要詳細了解舊事物。”綜上,考古是為啥?考古不是挖寶,考古不是盜墓,考古的終極意義所在應該是為創造美好未來而詳細了解舊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