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金字塔可以說是舉世聞名,令人嘆為觀止的壯觀景象,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全世界游客前去觀。哪怕埃及一直處于危險局勢之中,也無法阻止中國游客們乃至世界游客的熱情。然而,其實中國境內也是有著“金字塔”的!
說到中國“金字塔”,很多人自然會想到少昊陵,作為我國“三皇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是我國著名古陵之一。
少昊陵占地達24700平方米,內存古建筑十七間,碑二十二座,古樹三百九十一株。陵墓頂供奉石刻的少昊雕像,整個少昊陵寬28.5米,高8.73米,頂立12米,由于形狀與金字塔相差不多,故而一直有著“中國金字塔”之稱。
其實在江西撫州市崇仁縣相山主峰旁,也有著一座鮮為人知的“金字塔”。這一由巨石堆砌而成,呈未完工金字塔狀的建筑,占地超過5000平方米。這一座建筑是于2010年才被人發現,根據文化專家的實地考察后,確認為南宋時建造的一所道觀的遺址。
這座道觀據說名為“四仙祠”,又名“相山道觀”,不同于當時其他道觀是祭祀一些虛無縹緲的仙人。這座“四仙祠”是用來祭祀梅福、欒巴、鄧紫陶和葉法善四位曾經為民謀福的真人的道觀,因此,這一座道觀遺址對研究中國道教演變、發展,以及古代哲學思想史有重大的研究價值。
和古埃及金字塔一樣,這座道觀是如何修建而成的也令人十分費解,和中國傳統的道觀修建方式完全不同。這座“四仙祠”完全是由石料堆砌而成,并沒有用卯榫或是其他任何的黏合物,與周圍的環境完全融為一體,不知是不是當時道教推崇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一種體現。
然而在1200米的高山上,要修建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道觀,以當時的科技水平,難度之大,令人咋舌。而且既然如此興師動眾,為何最后卻并未完工?
在建筑物中,有著一道由幾塊巨石堆成、高度為6.6米的山門,上面刻著四個奇怪的合體字,自左向右分別是:道岸、巴陵、天共、相山。這四個合體字又代表著什么呢?是祭祀的四位真人的道號,還是另有深意?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管怎么樣,無論是“少昊陵”還是“四仙祠”,其規模之巨大,風景之壯麗,都不遜于埃及的金字塔,更何況它們代表著中華文明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