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宮廷大劇的火熱開播,人們對清朝的認識度也逐漸提高,對劇中的四阿哥、八阿哥等一系列人物也越來越有興趣,尤其是大家對劇中四阿哥登基的疑點更是感興趣。
四阿哥為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胤禛,少年聰慧,有能力,但當時康熙更為中意繼承他王位的乃是八阿哥與十四阿哥,在當時的情況來看,四阿哥胤禛幾乎沒有繼承王位的可能性,但康熙皇帝最后卻傳為于四阿哥,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康熙駕崩是,其他有能力的阿哥都在外地,只有四阿哥和幾個完全沒有競爭力的阿哥留在京師。最有證明力的“八人同受面諭”后來也經證明是胤禛自己所偽造的。當時起草遺詔的隆科多在四阿哥登基后,也證明了他是屬于四阿哥這一派系的任務。所以,康熙遺詔的合法性也是值得人們懷疑的。
胤禛在登基后給康熙舉行葬禮也是有著層層迷霧,胤禛在康熙皇帝死后的第二天就急急將康熙下葬,而皇帝的葬禮可不是小事情,尤其古代看重禮儀,皇帝的葬禮每一步都有著明確的指導,而胤禛為什么藥急著將康熙下葬?我覺得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用最快的速度將京師內的所有官員招齊,控制在自己的手下,確保自己王位的穩定,看來四阿哥也覺得自己的王位來路不正,沒有安全感。
還有的人說在康熙遺詔中的“傳位于四阿哥”是最大的破綻,因為清朝人基本不用于字,而是“轉位十四阿哥”。這是否是真的現在還拿不準。但在四阿哥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招回在外征戰的十四阿哥,并且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死,可見胤禛對十四阿哥的悸顫。四阿哥的即位存在著很多疑點,但這并不是要抹殺他在位時的貢獻。雖然四阿哥在位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他為清朝的繁榮盛世打下了堅定的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讓清朝更加的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