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這是詩仙李白對秦始皇的頌揚。詩中帝王氣象撲面而來,凜然生威,可以想見,兩千多年前的始皇帝該是何等氣象,作為首次統一了分崩離析的中華大地的帝王,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然而,在統一天下,滅亡六國的過程中,秦國赫赫之威自然招來了那些被踏平、被威脅的無能小國的怨恨。于是,無數的抗秦之士奮然而起,有的在沙場上叱咤風云,有的則選擇了成為刺客。
在那個亂世中,刺客是極為獨特的存在。他們不過是一介布衣,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沒有萬貫家財和遠揚的聲名,但是,卻往往被諸侯或重臣奉為上賓。“士為知己者死”是他們一貫的信念,一旦到了赴湯蹈火的時刻,他們仗劍出發,踏上了征程就不再回頭,金碧輝煌的宮殿上,十步殺一人,從不管天下是否會記得他的名字。
可不論如何有些名字是會被記住的,正如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被傳頌了幾千年,連半大孩子都不會感到陌生。
荊軻的一場刺殺固然壯烈,可是不僅未能成功,沒有殺死秦王,也沒有起到想象中的震懾作用,反而觸著了逆鱗,激怒秦王的后果只能是早早地為燕國招來了更大的禍患。可以說,這一場刺殺,只不過讓秦王感受到了一時片刻的驚恐,不僅沒能護衛燕國的國土與社稷,也沒攔住秦國吞并天下的步伐,甚至加速了六國的滅亡。
然而,秦始皇一統山河后,卻遭遇了另一場讓他真正膽戰心驚的刺殺。
當年荊軻還未遇見太子丹的時候,有個好友名叫高漸離,二人時常在街市上相約飲酒,醉了就縱情狂歌。高漸離擅長擊筑,荊軻離去刺秦前,在易水邊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時,配樂的正是高漸離。后來,荊軻失手被殺,燕國滅亡,高漸離也不知去向。
忽然有一天,已經富有天下的秦始皇聽聞京城有個樂師技藝精湛,正是高漸離。愛好音樂的秦始皇按捺不住,連忙派人召他進宮。當然,他不能信任這個遺民,于是派人熏瞎了高漸離的眼睛。
可盡管如此,高漸離還是找到機會,在演奏的筑中灌入了鉛,一次奏樂時,趁著秦始皇不備,狠狠砸了過去。雖然他瞎了雙眼,砸得不準,還是讓始皇躲了過去,可這一砸,卻真正讓秦始皇意識到了六國之人的深仇大恨。
從此,秦始皇再也不敢接近六國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