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歷史上有一位名人叫做李廣,他很出名,一個是傳說中的英勇善戰,另外一個就是運氣很差了,他運氣差到哪種地步呢?當時他和他的弟弟李蔡都在漢文帝手下做郎官,而李蔡呢,和李廣一起抗擊匈奴,李蔡被封為樂安侯,官至丞相,兄弟倆同出身,同做官,同出征,同戰功,而李廣和他千差萬別。而李廣的兒子呢,跟隨霍去病出征,也被賜爵關內侯,甚至李廣的部屬隨從也有不少以軍功封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朝第三次進攻匈奴,李廣做了前將軍,他滿以為這次好好干,用戰功換取侯位,誰知道大戰前又被調離前線,和右將軍從東面出擊,不僅錯過立功的機會,而且被大將軍衛青判了個貽誤軍情罪,李廣最后忍無可忍,拔刀自殺。
李廣真的是歷史上最倒霉的人了,為啥一輩子都在倒霉中度過呢?其實,原因不是運氣差,而是另外三個字,人品差。不信你看。
其實李廣心胸很狹窄,而且喜歡公報私仇。有一次,李廣當時被貶為庶人,他帶著隨從晚上過霸陵,但是當時守城門的將軍不愿給他們開門,他的隨從就說這是以前的將軍李廣啊,誰知守城的喝了點酒,就說“就是現在的將軍來了,也不開門,更何況你一個以前的將軍。”想不到李廣竟然銘記于心,當漢武帝因為戰情重新需要他的時候,讓他復職當太守的時候,他居然把這個守城的殺了!漢武帝當時礙于還要用李廣,也沒跟他計較,但是從此事中可以看出李廣心胸有多么小。
其實研究史書不難發現,在西漢那個年代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古往今來,歷史上人物都在傳唱李廣的功績,借此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統治者不珍惜人才的感情,其實真是的情況并不是這樣,李廣是一個人品很差的人,他做事不守規矩,不能很好的理解上峰的意思,還有點狂妄自大,在他的軍事生涯中還是有很多敗仗,并不是像歷史傳說那樣神奇,試想,如果李廣真的各方面特別優秀,漢武帝為什么不重要他,不給他封侯呢?李廣在政治上尤其幼稚,在平定七國之亂時,竟然私自接受梁孝王的將印!
所以他的運氣差、不封侯,是由他自己造成的,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失敗,所以,性格決定命運,不是說說而已。老祖宗說的沒錯,先做人,后做事。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