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美俄三國研發中的B-21、PAK-DA和轟20,全球現役戰略轟炸機只有7款,分別為:1,美國B-1B槍騎兵、B-2幽靈、B-52同溫層堡壘;2,俄羅斯圖160海盜旗、圖-22M逆火、圖-95熊式;3,中國轟-6。如何一眼識別出這7款戰略轟炸機誰是誰?你需要掌握如下小技巧。
1,美國B-2
B-2幽靈戰略轟炸機是非常容易辨認的,為了達到隱身效果,其機翼采用飛翼布局特立獨行,過目難忘。
識別特征有三:一,無尾翼;二,四具發動機的進氣道、尾噴口兩兩一組,分別置于機翼上方;三,機翼后緣呈鋸齒形,或可視作呈不規則M型。
2,美國B-1B和俄羅斯圖160、圖22M3
這三款戰略轟炸機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是超音速可變后掠翼戰略轟炸機。
美國B-1B和圖160看起來十分相似,總是讓人傻傻分不清。其實,二者有著一個顯著區別,那就是圖160有一個‘白天鵝’外號,且這只鵝比B-1B大得多。
圖160識別特征有二:1,記住它的外號叫‘白天鵝’,因為其表面采用無光澤白色空優迷彩涂料;2,圖-160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變后掠翼戰略轟炸機,恐怕也是最后一款。其全后掠(20度掠角)長35米,全展開(65度掠角)長55.7米。
B-1B識別特征:1,長得跟小一號圖-160似的;2,機身涂料明顯不是白色,機頭卻有個類似王八的‘王’字白色圖標。
而如果說兩者為何長得這么相似,我們要從設計需求上來講,兩者都是為了追求高速突防性而設計,要具備低空高亞音速飛行和高空高超音速飛行的能力,那么可變后掠翼是最好的選擇。
當你對可變后掠翼的圖-160和B-1B長啥模樣一清二楚后,識別圖22M3就簡單多了。和它們一樣的是,圖22M3也有一對可變后掠翼,不一樣的是,圖-160和B-1B都裝了4臺發動機,圖22M3只裝了2臺發動機,且進氣道緊貼著機身,非常顯眼。
3,美國B52和俄羅斯圖95
這兩款戰略轟炸機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后掠翼,且乍一看都很胖。
不同點有兩處:1,B52搭載了8臺發動機,非常易于識別。2,二者最大的差異是,圖95采用了四臺槳葉外露的渦槳發動機。
4,中國轟-6K
轟-6K相比于以上6款戰略轟炸機,個頭非常小,畢竟它是中型戰略轟炸機。識別特征兩個:1,后掠翼;2,身材細長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