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兒子像媽媽,女兒像爸爸。這種說法雖然不完全準確,但爸爸某方面的所作所為確實會在女兒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乃至女兒長大成人后這種影響也如影隨形,比如:擇偶觀。 王女士看著自己的女兒(小秋)從牙牙學語的嬰兒出落成美麗大方的姑娘,然后結婚生子,最后離婚,她心里清楚,這一切,都是女兒的父親造成的。
小秋的父親是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者,在家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女人懂什么,少摻和。在父親這種行為下長大的小秋,一邊討厭著父親,一邊變成了一個唯唯諾諾、缺乏自信的女性。最終,導致了離異的慘淡下場。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還小,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這種方法簡直就是自欺欺人。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離異家庭中,有70%的人父母婚姻狀況也不樂觀,可見父母婚姻的不幸福對孩子的影響何其深遠。
而這其中,父親的三種行為對女兒的殺傷力最大。 爸爸影響女兒婚姻的三種行為: 不尊重自己的妻子。 注意,這里不是說爸爸對媽媽沒有感情,而是不尊重。很多爸爸對自己的妻子也好,女兒也好,不是沒有愛,但這種愛里缺乏尊重和欣賞的成分在內。他們潛意識認為,女人天生比不過男人,兩性之間不是平等的存在。這種家庭出來的女兒,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不敢享受優秀異性的追求,在婚姻的選擇上往往會退而求其次,最后仍然慘淡收場。
2.獨裁專制、以愛為名。 很多爸爸在家庭中都處于“統治者”的地位,說一不二,經常打著“愛”的名義來要求女兒遵從他的指示,不接受商量和反駁。在爸爸這種行為的影響下,女兒往往會被潛移默化,將這種“精神暴力”的行為轉移到自己的配偶身上,矛盾自然會愈演愈烈。
3.不干家務。 放眼從前,男人不干家務是常事,因為全靠他一個人賺錢養家。而著眼現在,男人不干家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如果爸爸一點家務都不插手,會在女兒幼小的心中留下一個自私、沒擔當的影子,而女兒的性格也可能被渲染上自私自利的一面,長大后變成一個對家庭冷漠、對配偶沒擔當的人,這樣的婚姻關系將無法穩固。 有人說過,父親對女兒最好的寵愛,就是尊重并愛護自己的妻子,望初為人父的你可以與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