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媽媽”,是所有母親收獲到最樸素也是最珍貴的禮物。可就是這么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小趙在聽到的那一瞬間卻痛哭流涕,她不曾想過,因為自己的一時疏忽,這聲“媽媽”竟然整整遲到了三年。
瑤瑤已經一歲多了,同齡的孩子都很活潑好動,有的甚至已經會說簡單的“爸爸媽媽”,但瑤瑤卻十分安靜,很少活動,而別提說話。瑤瑤的媽媽小趙對此不以為意,她還聽說晚說話的孩子更聰明,所以對瑤瑤的反常行為也不放在心上。到瑤瑤18個月的時候,同齡的孩子基本都已經會“喊人”了,每天在家里跑來跑去,而瑤瑤不但一個字不會說,也不會走路,還經常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突然的點一下頭,蹬一下腿。瑤瑤的爸爸有點著急了,但小趙還是不以為然,覺得小孩子發育晚一點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事兒。又過了三個月,瑤瑤除了“啊啊啊”仍然一個字不會說,甚至連走路都走不利索,小趙的丈夫終于忍不住將瑤瑤帶去了醫院。
經過醫生診斷,瑤瑤竟然患有癲癇,她時不時的點頭、蹬腿等行為就是癲癇的早期癥狀。癲癇俗稱“羊兒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為反復的肌肉抽搐、情感認知障礙,嚴重時可引起驚厥、口吐白沫、四肢劇烈抽動等癥狀。小兒癲癇的首次發作時間因人而異,但患有癲癇的嬰幼兒的共同特點就是語言和運動發育比同齡人遲緩,長大后的認知功能也會多多少少存在障礙。醫生告訴小趙,瑤瑤幸虧送來的及時,若是再拖上幾個月恐怕就要發病了。
通過一段時間的服藥治療,瑤瑤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逐漸痊愈。當從三歲的瑤瑤口中聽到“媽媽”二字時,小趙當場痛哭流涕。
怎樣盡早發現小兒癲癇?
1.注意孩子有沒有什么反復進行的異常舉動,比如頻繁地用力點頭或搖頭,站立時經常突然摔倒,四肢經常短暫性抽搐,時常目光呆滯……
2.注意寶寶的皮膚有沒有色斑之類的東西。在人類胚胎發育早期,神經系統源于一種叫做外胚層的組織,神經系統的疾病都可以在皮膚上找到相應的線索。
3.觀察寶寶的運動能力。通常來講,癲癇會導致孩子的語言和運動發育比同齡人遲緩,晚說話的孩子不一定是癲癇,但晚說話+不會走路+反應遲鈍等特點,媽媽們就要多加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