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明沙縣的一位媽媽帶著3歲的兒子去醫院就診。在排隊等候時,媽媽在長椅上低頭玩手機,而3歲的兒子在2樓的欄桿前獨自玩耍。不知是為了引起母親的注意還是為了好玩,鑫鑫(化名)鉆出了護欄,不小心跌落至一樓大廳。
鑫鑫面色青紫地趴在一樓大廳冰涼的地板上,人事不省。目睹這一事件的醫生急忙沖上去將鑫鑫抱進了手術室,經過一番搶救之后,鑫鑫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卻造成了身體多處骨折、血腫的嚴重后果。
直到聽到那“砰”的一聲,鑫鑫的媽媽才將視線從手機上轉移出來。當看到鑫鑫從2樓跌落,媽媽能做的只是驚慌失措地跟在醫生后面,祈禱孩子能夠平安無事。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吃,鑫鑫媽媽此刻就算后悔得抽自己幾個大耳刮子,鑫鑫身上的傷痕也無法抹去。萬一鑫鑫因為此事不幸喪命,這位媽媽的一生將在悔恨中度過。
目前,“手機一族”的聲勢越來越浩大,不管是在餐廳、車站、機場、地鐵還是公交車上,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機,“各自為政”。因為專注于手機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不勝枚舉,可很多媽媽還是我行我素,這倒不是她們不在乎孩子的安危,而是她們對自己太有信心,認為自己絕對可以一邊玩手機一邊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
事實上,這只是媽媽們的想當然而已。當媽媽們一邊玩手機一邊照顧孩子時,剛開始或許還可以二者兼顧,但隨著注意力的緩慢投入,媽媽們會對著手機“漸入佳境”,在不知不覺間忽略了外界事物的存在。等到回過神兒來,可能意外已經發生了。
學齡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身為父母務必小心謹慎,而不能存在僥幸心理。當你沉迷于手機之時,不但無法及時察覺到孩子可能遭遇的危險,還會給孩子樹立一個不好的榜樣,很容易將小小年紀的孩子也打造成一個“手機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