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養育養育,重不在養而在育。媽媽們在嬰幼兒的成長發育期,重心似乎都放在孩子的身體健康方面,而往往忽視了心理健康問題。孩子的各方面發育都有一個黃金期,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不好的習慣已經養成,再想糾正就變得十分困難。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要讓悔恨占據你的心靈。下面,小編就為你盤點一下在嬰幼兒的成長發育中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幾個問題。
一,不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剛滿3歲的小女孩A是家里的小公主,兩輩人都使勁寵著她,給她買最時興的電子產品和玩具。由于生活在大城市里,父母又擔心孩子的安全,A每天的生活就是坐在房間里玩玩具和ipad。事實上,0-4歲正是孩子腦力、智力發展的黃金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五感的刺激來促進腦部發育。都市家庭將孩子關在家里的做法是錯誤的,應該讓孩子去外界多看多摸多聞,從而最大限度地刺激腦部智力發育,給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在孩子面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媽媽W脾氣暴躁,平時一點小事都斤斤計較。隨著孩子B的漸漸長大,她發現B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惡劣,一不順心了就大哭大鬧,越罵鬧得越厲害。其實,媽媽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明明很討厭父母身上的一些缺點,但在長大后卻不知不覺地承襲了父母的缺點。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父母的言行舉止已經深深地刻入了你的腦海里,你一邊討厭著一邊潛移默化著,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如果在孩子面前無法控制自己的壞脾氣,那孩子會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變成跟你一樣的壞脾氣。
三,沒有讓孩子養成知錯就改的習慣。女孩C總喜歡搶別人的東西吃,媽媽即使在場也不會教育C,最多就是象征性地阻止一下。時間久了,C的潛意識中認為搶別人的東西并沒有錯,性格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由于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都很嬌慣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犯錯頂多阻止一下,并不會認認真真地教育孩子。當你的孩子犯錯時,你及時告訴他錯誤所在,并施以相對的懲罰,他就會明白這些錯誤以后不能再犯;而你放任不管,孩子會愈發得變本加厲,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四,讓孩子沒有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覺。孩子雖然年齡小,心智也不成熟,但他們心中也有著一些懵懂的感覺。媽媽L平時工作很忙,很少顧及到兒子D的感受,她逐漸發現,本來十分乖巧的D變得很叛逆,動不動就頂嘴甚至罵人。孩子再小也會渴望重視與尊重的感覺,當你給予了他們這種感覺,他們會向著你希望的方向去成長;而當你剝奪了他們的這種權利,他們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很可能通過一些極端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為今后的性格養成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