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歲數的老人經常嘮叨,說是小時候長得好看的孩子長大了可未必好看,就是傳說中的“長殘了”。很多父母也納悶,自家漂亮可愛的小寶寶,怎么就越長越丑了呢?其實,孩子變丑并不是沒有科學依據,幾個被家長所忽略的習慣正在蠶食著寶寶的漂亮臉蛋兒。
用嘴呼吸
下圖是一對雙胞胎姐妹Kelly和Samantha,兩人都習慣于用嘴呼吸。在經過醫生的教育矯正后,妹妹聽從了醫生的指示,學會了用鼻子呼吸。而姐姐一意孤行,仍然改不掉用嘴呼吸的習慣。這是三年后兩姐妹的面部對比圖(左側為妹妹),兩人的面部骨骼走向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單側咀嚼
很多孩子吃東西時習慣用單側咀嚼,時間一長,就會引起咀嚼的一側咬肌發達,面部飽滿,而不咀嚼的一側肌肉萎縮,面部凹陷,從而形成傳說中的“大小臉”,更嚴重者會出現口角歪斜,將原本端正的五官破壞殆盡。
咬合錯誤
孩子在幼兒之時,思維還不成熟,經常會有一些吸吮、撕咬的小動作。當形成習慣之時,長期的吸吮動作可能會使正在發育中的上下排牙齒發生錯位,無法實現正確的咬合,從而導致頜骨畸形,影響面部發育。往小里說,會造成臉部歪斜,影響美觀;往大里說,會造成關節磨損,影響骨骼。
剃眉毛、拔睫毛
幾歲的孩子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他們能做的就是有樣學樣,去模仿大人的動作。愛美的媽媽們每天都要“對鏡貼花黃”,修眉畫眉、刷睫毛膏,好奇的寶寶看在眼里,很有可能就按耐不住去折騰自己的眉毛和睫毛。小編就是在當年年幼無知的時候拿媽媽的修眉刀玩耍,一不小心剃去了半邊眉毛,到現在眉毛都是稀稀疏疏地沒長回來。
從出生到十歲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寶寶各方面成長發育的黃金期。稱職的媽媽不僅要注意到寶寶的身體發育和腦部發育,也要時刻關注寶寶的小動作和小習慣。當發現以上這些影響寶寶“美貌”的殺手出現時,應抓緊時間糾正和治療,不要為寶寶的將來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