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一名準媽媽小雯(化名)終于在33歲“高齡”之際獲得了上天的恩賜,她肚子里有了一個6個月大的寶寶。六個月來小雯每一天都過得異常甜蜜,可六個月后一道晴天霹靂徹底粉碎了小雯幸福的生活,她被查出換上了PH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種白血病的醫療手段就是化療。醫生告訴小雯,接受化療她腹中的孩子必然就保不住了,但如果不接受化療,她的生命或許只能維持幾個月的時間。保大人還是保孩子這個戲劇般的情節竟然在生活中真實上演,對于準媽媽來說,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還是一場撕心裂肺的拉鋸戰。
顧慮孩子的安全就勢必不能接受完全的治療,在全家人一起反對的情況下,小雯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延緩治療、保住孩子,是什么讓她選擇了放棄自己來保護孩子呢?
原來,小雯已經33歲了,從前懷的兩胎由于自己身體的原因不是流產就是胎心停,經過治療好不容易成功懷孕6個月,看著四維彩超中已經成型的寶寶,她說什么也不舍得放棄掉這個孩子。母愛的偉大從來不用贅述,作為一個母親,什么也可以為孩子放棄掉,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主治醫生也被小雯的母愛所感動,可隨著小雯身體的每況愈下,化療已經勢在必行。經過多番研究,決定盡量采用對胎兒傷害較小的藥物來進行化療。為了避免骨髓穿刺時的麻藥對胎兒的影響,一向怕疼的小雯咬緊牙關,只用了少量的麻藥就完成了痛徹心扉的骨髓穿刺。
據悉,小雯將于幾日后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進行剖腹早產,誕下的嬰兒將放于暖箱中穩定生命。小雯與嬰兒的最終命運我們暫時無法知曉,但這份“舍己為子”的母愛定然也感動了我們所有人。也許,她沒法親眼看著孩子長大,但是,這份愛已經貫穿了孩子的一生。
沉淀下這份來自于陌生母親的感動,一個困擾了無數準媽媽的問題也浮現了出來,為什么現在的流產率越來越高?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因素會導致流產。
導致流產的因素
一,遺傳因素。流產多源于染色體的異常狀態。染色體異常分為染色體數目異常與染色體結構異常,異常的染色體只有極少數能發展成胎兒,大多數只能走向流產的結局。
二,環境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污染的加大,孕婦生活中接觸到的有害物質也逐漸增多。公共環境中大量的二手煙,裝飾材料中甲醛等有害物質,放射性物質及高溫等都可能導致孕婦的流產。
三,母體因素。母體懷孕期間突發急性病或者自身患有高血壓、腎炎等慢性病都有可能造成胎兒的流產或者死亡。
四,免疫因素。懷孕的過程也是媽媽和寶寶兩個個體不斷相互適應的過程。如果免疫系統的適應出了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母體對胎兒的存在產生排斥反應,從而導致流產。胎兒特異抗原、血型抗原、母體細胞免疫失調等都屬于此種因素。
怎樣預防流產
第一,定期做全面檢查。在備孕或者懷孕初期,一定要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特別是遺傳學檢查,確保夫妻雙方的染色體沒有異常。否則即使憑借微小的幾率懷孕,生出的寶寶也很有可能是畸形兒。
第二,確保生活質量。孕婦的生活一定要規律,避免過度勞累,防止外部傷害。孕婦每天也要補充足量的多元化營養,確保母體和胎兒都能汲取足夠的養分。準媽媽還要小心有害物質對身體和胎兒的腐蝕,盡量不去污染重的公共場合。
第三,不能濫用藥物。孕期特別是孕早期,正是胎兒中樞神經發育的關鍵時期,濫用藥物很可能對胎兒的智力發育產生不利影響,更嚴重者可造成流產。當孕婦生病開藥時,一定要提早告訴醫生自己懷孕的事實,防止吃到對胎兒不利的藥物。
還有很多像是不要壓迫腹部,不要多吃麝香,不要接觸寵物等孕婦需要注意的問題,但各位準媽媽也無須反應過度,在記清注意事項的前提下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屬于你的健康寶寶一定會安全降臨到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