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的呼市人都不知道,呼市的方言里頭有許多經常用在口語里面的字和詞匯,其實是有對應漢字的,不過我們在書本上基本上看不到這些字,所以就算偶然看到了也不認識,這種現象很普遍,下面筆者就列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1. 第一個字是扽(扥),讀音den(四聲),意思是拉拽,用力拉
用法舉例:他一把就扥住了偷錢包的小偷。
2. 熥,讀音teng(一聲),意思是重新加熱
用法舉例:把饅頭熥熥再吃,不然要拉稀。
3. 皴,讀音cun(一聲),意思是干裂,裂紋
用法舉例:臉上皮都皴了,還不擦點寶寶霜。
4. 搋,讀音chuai(一聲),意思是揉,壓
用法舉例:這個面記到搋軟和些,免得不好搟。
5. 綽,讀音chao(一聲),意思是拿起,抓起
用法舉例:信不信我綽個磚頭打死你?
6. 趿,讀音ta(一聲),意思是拖著
用法舉例:嘿,你就趿拉個拖鞋就跑起來開會了呀!
7. 脬,讀音pao(一聲),量詞,專門用來形容人“方便”的,一脬屎 一脬尿
用法舉例:晚上水喝多了,半夜起來尿了好幾脬
其實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筆者也就不一一列舉了,實際上這些字在生活中是時常會用到的,不過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去考慮脫口而出的這個字是怎么寫的,具體要怎么使用,我們只是習以為常的運用它們,卻沒有真正的掌握它們。
呼市的方言很美,但單純的語言,若是缺少了文字的襯托,會缺少語言應當具備的分量感,所以當我們一遍又一遍的操著方言的時候,我們若是能夠更理解我們說出來的是什么,那我們的文化傳播將會更加順遂,弘揚民族文化,理應從語言文字做起,這需要我們每一個呼市人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