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你我萬萬斷不了的奶水。不信你看!你手里的IPAD、牙刷、瓶子等所有塑料制品,你身上穿的滌綸、腈綸、錦綸等面料做成的襯衫裙子,你每天上下班踩的柏油馬路上那層瀝青,你乘坐的汽車、飛機、輪船需要的燃油,你在衛生間使用的洗發水、沐浴露、化妝品等等這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材料都是石油。所以,你的生活,脫離石油就無法正常運轉。因此,世界上一大半石油礦藏所在地‘波斯灣’國家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就成了如今戰火不斷的是非之地。
算起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石油的國家。石油,這個名字是活在北宋年間杭州人沈括給起的。沈括這老頭兒50歲還在西北前線戰場對抗西夏入侵,順便科考民間,一不小心就發現了石油,并記錄在他的日記《夢溪筆談》里頭,“鄜、延境內石油,舊說‘商奴,有洧水,可蘸’(指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漢書·地理志》中記載),即此也。”延境內石油就是如今我國著名的長慶油田。
但世界上石油儲藏量最多的國家卻不是中國,而在波斯灣所屬的中東地區。想必大家都好奇,世界上的石油為何大多儲備中東,難不成恐龍約好了去那里一起死?
在大家的印象里,石油就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時期時,被埋葬在地下深處的恐龍尸體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形成的。
簡單粗暴說來,我們賴以為生的石油中很可能確實摻雜著某些生活在水里的恐龍尸體,但這么說并不準確。事實上,石油主要是由海底常年累月的動物、微生物的尸體和海水壓力戰斗失敗,而被擠壓而成的黑色液體。這一過程通常需要幾億年。為什么這些黑色液體都流到了中東地區的地下兩萬里?原因是中東特殊地理位置造就。
第一
中東位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處于亞歐、非洲、印度洋三大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異常活躍。
說人話就是,中東如今是不毛之地,曾經發生過滄海桑田般巨變,在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最嚴重。如今,這里石油儲存量最多,那也就意味著曾經生活在這片區域的海洋生物、兩棲動物等等遠古生物都遭遇了滅頂之災,一個不留全被埋在了不見天日的地下,無一生還。所以,才有了海量石油儲量。
第二
相較于世界其他地區,中東地區地勢低矮,更像是“盆底”,很容易把石油集中儲藏。再加上地表覆蓋嚴密,不易泄露揮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只有石油而不能生長植物嚴重缺水的不毛之地。
億萬年后,遠古生物的死,產生了我們的奶水—石油,換來了21世紀人類的生。我們的死又會換來誰的生?也許就是下一個未知文明的誕生,如此循環往復,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殘酷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