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全球第二大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發動機數量最多的現役軍用飛機、服役時間最長的戰略轟炸機。B-52H戰略轟炸機原型機于1952年首飛,距今已有67年,首架B-52戰略轟炸機進入美國空軍服役是在1955年,量產工作一直持續到1963年。
美國空軍目前仍有60余架B-52H戰略轟炸機在服役,全部制造于1961-1963年間,而美國空軍計劃讓這些B-52H在升級改進之后繼續服役至本世紀中葉。
C-5“銀河”戰略運輸機,全球現役最大的軍用運輸機之一、為數不多可以和安-124“魯斯蘭”運輸機相提并論的軍用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418噸,最大載荷200噸,輕載時航程接近9000公里。C-5運輸機首架原型機于1968年首飛,1970年正式交付美國空軍使用。C-5運輸機的量產工作于1968年開始,1989年結束,目前美國空軍仍有50余架升級之后的C-5M運輸機在服役。
米格-27超音速可變后掠翼攻擊機,北約代號“鞭撻者”,全球范圍內服役時間最長的攻擊機之一。米格-27首架原型機于1970年8月20日首飛,1975年正式交付蘇聯空軍使用。米格-27攻擊機的生產工作于1970年啟動,1986年停產,總計生產1000余架,但只出口過2個國家——斯里蘭卡和印度。目前印度空軍和哈薩克斯坦空軍的米格-27攻擊機仍在服役當中,不過印度空軍的最后一個米格-27飛行中隊將于12月底正式退役。
米格-25高空高速截擊機,北約代號“狐蝠”,是目前全球現役飛行速度最快的有人作戰飛機,實戰中最高時速曾經達到驚人的3.2馬赫。米格-25截擊機于1964年3月首飛,1970年正式進入蘇聯防空軍服役。米格-25的生產工作于1964年開始,1984年該機停產,目前阿爾及利亞空軍、敘利亞空軍和利比亞空軍的米格-25仍在服役。
米格-21輕型超音速戰斗機,北約代號“魚窩”,是全球產量最大、持續生產時間最長、衍生型號最多的一款戰斗機。米格-21戰斗機原型機于1956年2月14日首飛,量產工作于1959年開始,1985年結束(不包括魔改型號),總產量近1.15萬架。首架米格-21戰斗機于1959年服役,而截至目前印度空軍、羅馬尼亞空軍和克羅地亞空軍仍在使用該型戰斗機。
蘇-22超音速可變后掠翼攻擊機(也叫蘇-17、蘇-20),北約代號“裝配匠”,前蘇聯第一款可變后掠翼戰機、全球服役時間最長的戰機之一。蘇-22的首架原型機蘇-7IG于1966年8月2日首飛,量產型的蘇-17于1970年正式交付蘇聯空軍服役。蘇-22的量產工作于1970年啟動,1990年停止,總計生產近3000架。目前伊朗、越南、敘利亞、波蘭、烏克蘭、越南以及安哥拉空軍仍在使用蘇-22攻擊機。
F-16“戰隼”輕型多用途戰斗機,全球現役數量最多的固定翼飛機、裝備國家和地區超過20個、投產45年之后仍在生產、總產量超過4500架的戰斗機。F-16的首架原型機YF-16于1974年首飛,生產工作同年啟動,首架量產型的F-16A戰斗機于1978年8月交付美國空軍。在美國空軍之后,F-16戰斗機先后出口至中東、亞洲、美洲、歐洲和非洲地區,用戶遍布全球。目前F-16戰斗機還在生產,最新改進型已發展至F-16V,但委內瑞拉等國的F-16A/B型戰斗機仍在服役中。
F-14“雄貓”艦載戰斗機,美軍歷史上首款雙發雙垂尾戰斗機、美國海軍歷史上最重的艦載戰斗機、全球粉絲數量最多的戰斗機。F-14首架原型機于1970年12月首飛,1974年9月正式進入美國海軍服役。F-14戰斗機的量產工作于1970年開始,最后一架F-14戰斗機于1991年出廠。美國海軍的F-14艦載機于2006年全部正式退役,但是伊朗空軍目前仍在使用該國上世紀70年代從美國采購的F-14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