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尹錫悅還能意氣風發的到烏克蘭和澤連斯基見面,那個時候還能給歐洲國家撐場子,現如今,自己被免職了,至此,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見面后,又多了一位下臺的總統。
此前,名氣最大的莫過于英國首相約翰遜、美國總統拜登!你就說這事神不神奇吧,是不是事實吧。
韓國最高法院罷免總統尹錫悅,8名憲法法官全部支持,可見尹錫悅去年12月短暫宣布戒嚴、導致韓國陷入政治動蕩以來數月的不確定性導致了自己的結局。
韓國總統是高危職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就看尹錫悅之后會不會再被搞進牢獄吧,韓國的政治就這樣,財團和保守勢力很容易決定韓國總統的命運,韓國總統越來越像短暫的傀儡,這像極了日本,日本和韓國最近幾十年來都沒有強力的領導人,這也導致了日韓兩國在關鍵決策上的延續性和戰略定力差強人意,不過因為美國的支持,日韓兩國才能勉強沒有發生國內大的動亂,但是尹錫悅去年那一次,搞得動靜是真的大。
為何和澤連斯基見面的西方領導人就容易垮臺?
實際上,和澤連斯基見面,并不是這些人下臺的直接原因,但是卻可以窺斑見豹。近些年來,全球經濟下行,不把經濟搞好,卻去支持戰爭,尤其是拜登,本可以阻止俄烏沖突,但是卻煽風點火。
歐盟被美國綁架,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額的軍事和經濟援助,間接損耗了這些國家的國力。尤其是很多西方小國為了面子向烏克蘭援助軍事武器,而不顧國內的經濟環境,就像是波蘭,為了支持烏克蘭同意大幅度進口烏克蘭的糧食,最終導致了拖拉機抗議事件,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雖然德國和法國的影響沒那么大,但是法國國內極右翼勢力的崛起也成為現實,法國今后的政壇走向變得撲朔迷離,而德國的能源進口和俄羅斯開始脫鉤,也會影響德國今后的發展,尤其是默克爾時代的大工業循環戰略被朔爾茨給毀了,從長遠看,不僅得不到穩定的能源供應,一定程度上還會讓歐盟的安全環境受損。
德國是最不愿意和俄羅斯翻臉的,但是迫于壓力,從剛開始的本不想參與,到現在僅次于美國成為第二大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德國已經綁上了戰車,哪怕是美國現在讓烏克蘭停火,歐盟都不愿意了,原因很簡單,我花了這么多錢?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