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英國BAE系統公司和Prismatic公司(已被BAE收購)研發的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在澳大利亞伍默拉試驗場進行了首飛,BAE系統公司稱該機可以在平流層中維持飛行長達一年的時間,即該機的滯空時間可以達到一年。目前為止,全球范圍內還沒有一款無人機能夠達到如此長時間的滯空。我們先來看看PHASA-35首飛的情況,再談其性能和適用范圍。
由于PHASA-35機翼展面積特別大,PHASA-35采用了三個輔助起落架以使機身平穩。在地面滑跑階段,有六個工作人員在發動機啟動后推跑,沒聽錯,是推著跑。PHASA-35的起落架模式和U-2高空偵察機如出一轍,U-2高空偵察機雖然采用了“自行車式”兩點起落架,但是在機翼西下方也采用了兩個輔助起落架。原因是一致的,是因為兩者都是采用了超大展弦比的類似滑翔機的超長機翼。
PHASA-35首飛可謂是驚心動魄,差點出現撞地。從視頻截圖可以看出,在工作人員離開PHASA-35后,PHASA-35的左側機翼提前離地,導致兩側機翼非同步離地,右側機翼險些撞地,這種翼展極大的無人機在起飛階段的確夠驚心動魄的。
起飛后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和U-2高空偵察機一樣都要拋棄輔助起落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輕飛機重量可以讓飛機飛得更高。這樣做地勤人員可是夠折騰的,要跟跑然后收回輔助起落架。
根據BAE系統公司官方的數據看,這款輕型高空太陽能無人機翼展達到了35米,比空客A320的翼展還大一些。最大飛行高度在1.98萬米左右,重量150kg,全年有效載重15kg(因為光照原因取的有效載荷)。高空太陽能無人機潛在的應用領域包括環境監測、災難救援、邊境監測、海上偵察、偏遠地區移動通信等。
可見,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的應用領域的確挺多。而且相對于目前現役的軍用無人機而言,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可以有更長時間的區域監測能力,但是其載荷小,能夠攜帶的設備自然也有限,其次像合成孔徑雷達這樣的有源載荷,對功率也有比較苛刻的要求,這都是需要辯證的問題。到底能不能對敏感區域進行高質量成像監測,還要看BAE的后續飛行試驗。而且PHASA-35的飛行速度受限于動力系統肯定是不會太快,軍用防空導彈很容易將其擊落。
從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的性能看,就算不在軍事領域有所作為,在民用領域尤其是通信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就成本而言,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的確是一款可以取代衛星部分功能的產物。
最后我們看看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是怎么降落的,把輔助起落架給扔了,這飛機怎么降落呢?這和U-2高空偵察機還不一樣。
U-2雖然拋棄了輔助起落架,但是還有兩點式主起落架,而且翼尖有鈦合金的滑橇。但是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顯然是看不到比較大的起落架了,從降落過程看,PHASA-35高空太陽能飛機應該在機翼或者機體上裝有滑輪來避免機身和地面直接摩擦,不過從降落過程看,也夠驚心動魄的稍有不慎就要“漂移”出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