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行業內有個怪象,空間大配置齊顏值高的國產車,不管有多符合國人消費觀念,賣的再多口碑也是褒貶不一。一旦預算夠,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合資品牌。尤其轎車領域,前十自主品牌名次靠后,反而是輿論不利、風波不斷的日系車偏偏卻位于銷量榜前列。空間顏值價位配置都不是國產車對手的日系車,究竟強在哪?
最主要的還在質量方面。日系車普遍質量穩定,小毛病少,燃油經濟性良好,即便其余各方面表現平平,也有消費者買單。國產車卻是優點加分項突出,短板也明顯,尤其是質量、小毛病油耗等方面。
根本差別主要還是體現在發動機,畢竟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一輛車的好壞可以說發動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要為自主品牌正名,先進技術還是有的。論熱效率,奇瑞瑞虎7上搭載的1.5T E4T15B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熱效率高達37.1%,堪稱“中國發動機熱效率之最”,這個數據雖然比不上凱美瑞的40%,和38%的思域,但也絕對處于前沿位置。此外還有紅旗L5搭載的(CA12GV60-01)V12發動機,最大馬力405P,峰值扭矩550牛米,100%自主產權。長城1.5GDTI發動機此前還獲得了“中國心十佳發動機”,要知道這個評選可是和“沃德”并列世界三大發動機評選。
從這些成就來看,國產自主品牌的發動機技術上不輸于其他品牌,之所以給人一種“不靠譜”“用不住”“毛病多”的感覺主要還是因為質量的可靠性。
圖為前幾年行業整理的八個國家車主對發動機質量表現回饋排名(數值越低越好)
從上圖不難看出,行業的平均水平為32,國產車和法系車是低于行業基本水平的,其中國產車PPH值為47,而第一名是日本僅為19……對比數據不難發現,國產車的水平和日系車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圖為發動機故障率排行,此為一家保險公司從世界范圍抽取近5W輛車做的相關調查,從表中不難看出,日系車的故障率極低,名列第一,而此調查中國產品牌并未進入排行榜。
對比不難發現造車工藝品質控制的重要作用,技術可以隨著行業科技發展來追趕,穩定性和可靠性故障率仍有一段摸索的路要走,不然即使國產車性價比再高,不少消費者也要躊躇一番。
更多汽車文章請關注圖說汽車微信公眾號:tsqiche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