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之前看參數配置已經是多數消費者的習慣,從參數來對比心儀車型,用數字來直觀的感受差距,其中整備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整備質量說簡單點就是空車的重量,也是人們常說的汽車自身重量。在該項的選擇也是兩極分化嚴重,有人說重的好,有人偏偏選輕的。這一項在購車時應該如何抉擇?
▼誤區一:車越重越安全
這一觀念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不少人在購車時都會下意識選擇較重的那款,認為安全性更高。實際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安全性和車重并沒有絕對性的關系。坊間總說日系車安全性差,車輕,其實真不輕,卡羅拉整備質量從1265-1410kg不等,和福特福克斯1301-1408kg,以及大眾朗逸1210-1300kg不相上下,甚至比“公認安全”的大眾還要重,但是日系車日常碰撞表現卻有點一言難盡,所以車重和安全性沒有直接掛鉤的關系。安全性主要取決于車身結構和用料鋼度,以及主被動安全配置,與其比誰重不如比比誰氣囊多更靠譜。
▼誤區二:車越輕就越省油
近來輕量化這一概念的流行,使得不少人都越來越關注車重,畢竟輕量化和油耗息息相關,重量輕后期使用費用還低,還能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何樂而不為?輕量化確實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重量每降低1%,油耗可以降低0.7%,對汽車這個過噸的龐然大物,“減點肥”就是省了一筆挑費。真正用了鋁合金打造車身的還是捷豹XEL、奧迪A8等豪車,那樣重量才有明顯降低,也能體現在油耗上。但是現如今受成本和技術的限制,在家用車領域,該項技術并未全面應用,都“象征性”地輕量化,比如福特福克斯,2018款比17款輕了50kg,聽著不少相當于少坐一個人,但在油耗上只能省個0.7L/100KM。與其在意這點油耗不如文明駕駛更省油。
買車的確要考慮整備質量,因為可以綜合尺寸、發動機動力來權衡整車的動力性能表現,判斷是否適合個人所需。但也不能一味的只看單一選項,就以偏概全妄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