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不是蹭人家熱度,就是看見小鵬G7上市的那一刻,小編滿腦子都是這一句話。尤其是知道小鵬G7開啟預定46分鐘,小訂就破萬輛之后,知道小鵬G7預售價23.58萬之后,這句話的含金量就更高了。對于價格問題,現在車主群的討論度也很高。

從相關產品計劃上線,這款車就備受關注,本以為上半年登場,上海車展亮相,但每一步都和坊間的預估不一樣。一起來看看,首次公開亮相,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第一點,預售價23.58萬起。
第二點,具有L3算力的AI汽車。
第三點,全系標配CLTC純電續航702km。
第四點,華為聯合開發的追光全景抬頭顯示系統,全場景AR車道級導航。
第五點,預售2k定金,抵扣5k購車金,和上市權益疊加。

這都是這場發布會,公布的關于小鵬G7看點和亮點所在。結合我們此前已知的信息來看,定位純電中型SUV,車長4892mm,軸距2890mm,對標特斯拉Model Y和樂道L60、極氪7X和阿維塔07以及即將上市的小米YU7等產品。
坊間一致猜測,小鵬G7是小鵬P7的換殼版車型,延續小鵬P7的設計,還要貫徹性價比的路線。誰曾想,品牌對于小鵬G7另有安排,沒有草草地換殼上市,而是強化了它的科技感和智能化屬性與標簽,通過圖靈AI芯片和華為攜手打造的追光全景HUD就能感受到。
小鵬想通過科技為品牌車型賦能,目前來看,市場反饋還算熱烈,46分鐘小訂破萬,但這都是建立在對起售價有期待的前提下,如果真的賣23.58萬,你覺得有多少人會堅持下定小鵬G7,又有多少人會選擇退訂?

其實歸根到底,小鵬G7的產品力提升,就是對小鵬的車型架構體系和產品而言。放眼整個車市,算不上領先的頭部梯隊,但車型配置有亮點也要承認,輔助駕駛層面,基礎配置,還是純視覺方案,主流顯然更認可激光雷達版本,先不提傳感精度和安全性,就從成本上來說,視覺方案就是不如激光雷達版本成本高,至少市場大部分人這么認為。
其次所謂設計出彩,也是對小鵬的設計語言而言,畢竟見過了圓潤的小鵬G6,對小鵬的車型包容度突然變高了起來,只要不長原來G6那樣,怎么樣都是提升。放眼整個車市,在個性設計這一塊,和阿維塔也好,理想、小米也罷,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23.58萬能買誰?阿維塔07純電帶華為乾崑ADS 3.0版本車型,再看看23.58萬的小鵬G7,同樣的價位,你會買誰?這個價位,還能買智己LS6的長續航版。

我們去掉一些修飾的華麗辭藻,看看如果只是23.58萬,能買到什么?一輛續航702km的純視覺方案、軸距2890mm的中型純電SUV。圖靈AI芯片還有可能是Ultra的高配版本才有搭載。入門版車型 還不一定會有。亮點也就是追光HUD,問題是同級別競品也不差也有AR-HUD。小鵬G7如果真的按照23.58萬這個價格賣,就容易陷入——優勢不夠突出,產品力撐不住、品牌號召力和光環也不夠強的尷尬境況。
真正的潛在用戶,加點錢就能上特斯拉Model Y,經過充分市場驗證,品牌影響力和光環更強?;蛘叩鹊刃∶譟U7,顏值、續航、軸距、芯片都吊打小鵬G7。實在不行,人家還能看看阿維塔07或者極氪7X,理想L6,或者是智己LS6,哪一款就硬件或者軟件層面,都比小鵬G7要更有說服力。
不是說小鵬G7一文不值,而是要放在一個合理的價位前提下。23.58萬的小鵬G7談不上出彩,但是20.38萬的小鵬G7就香的多。希望小鵬G7再探索和突破的過程中勿忘初心,小鵬 MONA 03也好,小鵬P7+也罷,能夠成為出圈爆款,暢銷,都是得益于價格的賦能和助力。小鵬G7想要復刻這兩者的成功,就要延續這一優勢,不能稍有起色,又重蹈覆轍,小鵬G9從30萬+一路下調到25萬,甚至更低,增配降價都沒什么人買,不就是因為錯過了時機?小鵬G7想要抓住這波熱度,就得在價格上拿出誠意。

看看競品現在都多少錢了,智己LS6賣19.49萬,阿維塔07也是權益后不到20萬,在20萬級別,小鵬的品牌影響力會是阿維塔或者智己的對手嗎?還是說G7產品力能吊打阿維塔07或者智己LS6?顯然都不現實,所以我們還是把希望放在了小鵬G7的實際上市權益,畢竟小鵬在預售界面也一再強調購車權益這幾個字,可能會大做文章,給出不小的誠意。甚至不排除會降到20萬以下,但是圖說汽車保守預測,售價20.38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