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時候買車最便宜?老圖覺得,應該是7月份,有五個原因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2025年上半年多款新車上市,價格戰難以避免,所有所謂的“價格鞏固聯盟”都一文不值
依稀記得,有不少車企搞了個什么價格聯盟,意思就是不打價格戰。這種聯盟真的搞笑,今年恐怕連最基本的表面團結都維持不了。
就2025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車看,中型轎車有阿維塔06、極氪007GT、智己L6新款,中型SUV有阿維塔呀07的Pro+,中大型SUV有年度重磅車型小米YU7,而中大型領域更別說了,深藍S09、問界M8,中大型轎車領域還有沖擊56E的享界S9。
這意味著,新車型的到來,必然沖擊目前的價格體系,當中高端車型的價格打到20萬以下,合資車的中型SUV降價是必然,你讓豐田RAV4和小米YU7比還是和增程版的星紀元ET或者阿維塔07比?
除了保費便宜,品牌穩定之外,其他層面幾乎被碾壓。要知道,現在的增程車一年如果只上10次高速,其他時間段只是在市內使用的話,一年哪怕2萬公里,使用成本也只有2000多塊錢,畢竟家充樁充電只需要16塊錢就可以充滿一個40度的電池。
第二:市場提前透支,銷量萎靡之勢漸顯
到7月份的時候,實際上因為2024年的提前市場透支,新能源車的市場購買存量會急劇減少。那個時候車企搶市場的欲望會更加強烈。
在2024年,很多人都怕補貼滑坡甚至在2025年會取消補貼,導致了不少人提前購買車,這也是為何2025年1月到3月的銷量都難以復蘇的原因之一。市場就這么大,井噴數年之后,今年的汽車銷量是有可能大幅下滑的。而且就算是整體銷量能維持住,一些廉價車帶來的銷量也不容忽視,幾萬十幾萬的車這幾個月銷量都是兩三萬臺一個月。
但是這些廉價車對價格戰根本沒啥影響,所以,中高端市場尤其是中端市場的火拼,是難以避免的。
第三:2026年補貼瞻望,可能出現滑坡
目前不少消息都指向了補貼會在2026年滑坡,甚至購置稅都可能征收的情況,意味著今年是新能源車企非常重要的一年,在這樣的前瞻當中,沒有誰愿意等下去,拿捏現在的市場才是關鍵。
實際上就三四月份而言,很多車企還沒慌,也沒急著降價,畢竟,很多車型還沒上市,沖擊還沒那么大,但是比亞迪的漢和唐的插混版很可能掀起價格戰序幕,還記得前不久上市的方程豹鈦3?預售起售價直接拉到了13.98萬,意味著啥?意味著比亞迪接下來的新車肯定還有價格驚喜。
只要比亞迪降價,其他不降價的恐怕都撐不住,畢竟,比亞迪雖然在中高端領域的影響力沒那么強,但是在中低端領域還是有定價權的。
第四:一些地方的補貼是有額度的,7月份可能就是臨界點。
今年的補貼也分兩種,國補和地補,有些地方是有地補的,也是有額度的,所以在額度沒有發放完之前,把自己的車賣出去才是正事。
實話說,有些地方的地補政策的確搶走了不少周邊城市的訂單,咱也不知道,為啥不同步開啟地補,這樣不是直接讓購車人群到其他地方去買車了嗎?看來,有錢的城市,果然是有優勢啊。
第五:7月進入夏季,是實打實的購車淡季。
7月不僅僅是上半年汽車年中考試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車企基本能從上半年的銷量中看出自己能不能完成年度目標。
所以,7月份不僅僅會因為是淡季而降價,更可能會因為半年銷量目標沒有完成而降價。如果在2025年拿不下市場,站不穩腳跟,接下來的半年就更難了。因為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市場整體都會變得焦慮不安,更是小米YU7開始交付的月份,如果小米YU7的定價低于22萬,甚至23萬,都會對中端市場帶來極大的挑戰。
諸如智己LS6、阿維塔07、星紀元ET、樂道甚至蔚來,都必然受到影響,所以在小米YU7到來之前,如何站穩腳跟是很多新勢力必須考慮和面對的。時間只剩下這么多了,沒人會等著你,車企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2025年的汽車市場,注定是買方市場而不是賣方市場。
在2025年到底是買油車還是買新能源?
說實話,買誰都不可能比以往貴,合資車現在價格下探的比較明顯,但是顯然還有1.5萬以上的空間,尤其是對于中端車型,而中高端國產新能源車,因為問界M8這種智駕配置尤其是硬件更新拉滿之后,理想的全系都可能受到影響,所以,2025買車,基本就是近些年比較值得出手的時候,甚至沒必要等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