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的地方是越變越小,比如發動機排量和馬力,小排量盛行,奔馳1.3T已經搭載在主流車型上,同樣得益于節能減配理念盛行,油耗數據也是越來越少。
當然不是所有的變大都備受青睞,比如空間,雖然越大越好,但就是有人不喜歡加長,因為加長意味著操控性讓步。也有人不喜歡變小,比如發動機排量和馬力,美系車大馬力時代同樣有不少經典產品。
今天我們就說說,越變越小的地方,這三個地方越小,喜歡的人就越多。
燈
車燈也指的是大燈和尾燈,以往技術層面限制,不管是鹵素大燈還是氙氣大燈,體積都不小,大燈造型都比較固定于圓形等設計。
鹵素大燈體積較大,設計層面可發揮的余地就不多。
而尾燈,同樣因為技術限制,燈帶的做工細節處理也不夠到位,很多時候縫隙就很大,或者圓形尾燈視覺效果也不出色。
而隨著審美需求的變換,技術的改進,尾燈也好,大燈也罷,現在都開始運用LED光源,亮度高,視野好,體積小,就更有了設計層面的可發揮區間,造型更加扁平化,精致時尚,辨識度高,運動感強,喜歡的人肯定多。
貫穿尾燈其實并不是新鮮事物,只不過以前很多車型比如比亞迪秦的做工不夠出色,燈帶之間間隔大,視覺效果和檔次感不夠出色,而現如今技術和工藝的提升,造型更加狹長銳利扁平化,視覺效果和檔次感凸顯。
后視鏡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種想法,四五米的汽車都買了,為什么后視鏡卻只有手掌那么大,倒車的時候如果能夠大一點,視野更寬豈不是更方便?但事實卻是另外一回事,后視鏡越小,喜歡的人才越多。
首先外后視鏡的大小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要符合相應的法規,鏡子的曲率半徑必須達到SR1800-SR1950,大的后視鏡并不能做到這一點。
其次為什么說越小越受青睞,其實也很簡單,一是造型因素,小的話視覺效果更出色,試想一下大貨車的大方后視鏡,還有一些豪車的后視鏡對比,顯然小才更顯精致,檔次感更強。
二是能降低風阻,這也是為什么小和檔次能有聯系的原因,在很多極致的性能產品身上,后視鏡的風阻系數是重中之重,降低一點就意味著更快,對家用車來說降低風阻就意味著更省油;
三就是雖然變小了甚至取消了,但是也意味著有輔助配置加持,比如廣角攝像頭,取消了傳統常規的鏡面,采用體積更小但視野更好的攝像頭,對于安全性和便捷性都有明顯的提升。
按鍵
現如今按鍵的大小也有不一樣的體驗,比如中控臺按鍵,這些細節最是容易做文章,也最是容易凸顯檔次感和精致程度的地方,有的車質感滿滿就是因為注重細節。
以中控臺按鍵為例,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以前的車型按鍵往往都沒有什么美感,主要就是簡潔,有序地排列,按鍵的造型布局也以實用為主,按鍵往往都不小。
而在近些年的發展中,中控臺按鍵有了完全不同的打開方式。
比如鋼琴按鍵布局,設計感十足的同時,還有著更出色的質感和儀式感,視覺效果也更出眾。
紅旗H9的按鍵,采用了隱藏式設計,和空調出風口處的金屬飾條融為一體,視覺效果更還出色,按鍵體積更小,檔次感也更高,質感升級。
當然按鍵小不意味著無限度的小,而是在符合手指操作面積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小巧,就顯得更加精致,更高級,更受人青睞。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檔桿的造型也是越小越高級,比如一些換擋撥片,還有旋鈕等設計,對比普通檔桿更顯精致和檔次感,也能釋放更多的空間,視覺效果更出色。但也有人始終喜歡機械的質感,這可能也是為什么路虎極光從旋鈕換回了電子檔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