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潮流勢不可擋,電動車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全面取代燃油車成為我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這是不爭的事實。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電動車時代將在何年何月到來,而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動車的價格什么時候能降下來,那么問題來了:電動車的價格什么時候才會比燃油車便宜呢?
彭博社《新能源財經》欄目給出的的答案是7年。《新能源財經》預計,到2025年,部分電動車的價格會比同級別燃油車便宜,換言之,7年內電動車就將部分取代燃油車,成為人們購車的首選。彭博社的預測有一定道理,當下蓄電池技術正處于關鍵技術突破時期,有望于2020年左右研發出續航里程達到800-1000公里的非增程式蓄電池,屆時續航里程將不再成為消費者拒絕電動車的理由,純電動車有望獲得全面普及。
至于價格方面,彭博社認為中國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由于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完全有能力將鋰電池的成本降下來,新能源車的價格完全不是問題。根據前不久發布的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中國最早將于2035年開始禁售燃油車,如果基礎充電網絡建設速度和電動車技術攻關進度加快,在2035年之前電動車可能就已經全面普及了,而一旦電動車開始全面普及化,價格將不再是問題,普通消費者也能夠負擔起電動車的價格,屆時電動車的價格將比同級別燃油車還要便宜,而這又將推動電動車的大規模生產,從而進一步降低電動車的價格,令電動車全面普及成為可能。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彭博社的預測太過于樂觀了。一方面,充電網絡的建設是一項超級工程,據估算目前中國全國的電動車公共充電樁只有15萬個,但問題是中國城市太多,即便是建設程度最好的北京,目前公共充電樁數量還不到3萬個,而北京的私家新能源車輛保有量2017年已經突破11萬輛,還在以每年5萬輛的數量增加,充電樁數量完全跟不上電動車數量的增長。此外,公共充電樁的建設還要考慮到電壓等因素,如果盲目新增充電樁,電壓不足充電時間會增長,嚴重時會導致斷電。另一方面,當下很多廠商發展新能源車主要還是為了應付雙積分政策,研發重心依舊在燃油車上,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很長時間,如果僅靠幾家車企努力,電動車價格在7年內大幅下降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