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車市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豪車的價格一眾降低,然而中級車的市場貌似沒有受多大影響,依然堅挺。就拿凱迪拉克CT6來說吧,2016年剛上市的時候,28T時尚型指導價將近44萬,而如今的市場指導價卻是37萬,三年差了七萬左右。而根據車主終端裸車價來看,CT6入門版在部分地區早已跌破30萬。
凱迪拉克CT6的降價之猛可以說是出乎預料,不止于此,尤其今年的國五大清存,部分豪車的降價也是一度超十萬。縱使上了國六,豪車價格也是難以堅挺,以德系的BBA三巨頭為例,也絲毫不讓風頭,都爭搶降價。就拿奧迪A4L來說吧,入門版終端裸車價已經跌到22萬多,這比指導價少了6萬,幾乎趨同于了中級車的市場價位。
豪車降價是一個大趨勢,這也使得它們的銷售量有所增長。按說同價格區間的中級車也應該受到降價的沖擊,但是從目前中級車市場來看,帕薩特、雅閣、凱美瑞、邁騰等銷量卻還是不錯,貌似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反而還有所增長。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豪車降價直沖中級車價格區域,而卻沒有影響它們的銷量呢?其實,經過多年的市場檢驗和磨煉,中級車已經在車型外觀,適用性能等多方面接受到了大眾的考驗,在不斷改進中,彌補了不足之處,在市場上也有了堅定的立足根基。而且它們所針對的受眾群體,仍然很廣泛。豪華車有豪華車的好處,畢竟品牌就是面子。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與其要個低配的豪華車不如一個中高配的中端車,這種想法還是比較實際的。
另一方面就是買得起不一定養得起。現在年輕人中有那么句話用來自嘲,就是有看車的能力沒有買車的能力。同樣,它也可以轉換成,一些人有買車的能力卻沒有養車的能力。豪華車從后期的保養,維修來說,對于能剛好買的起同價格的中級車車主們來說,是很難承受住的。油耗大,注意事項多,維修起來麻煩費事費力,都是讓人望而卻步。對于受眾群體來說,有時候買了這樣的車的話,那是有了面子栽了里子,還不如買一個同價位的中端車。而像一些豪車,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又會降價,對于覺得自己能夠從降價里撈到便宜的受眾車主們,總會有種買了后悔的感覺,老是感覺有所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