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本田汽車宣布成功研制出一款無需使用稀土重金屬材料的電動機,該電動機將用于本田今年秋季推出的一型混合動力車上。這則新聞本身稀松平常,但是在這則新聞背后,我們看到了中國稀土對本田甚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深遠影響。
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一種電動機,以前的電動機需要添加重稀土材料才能保證耐熱性
在研發出這款無需使用稀土重金屬材料的電動機之前,本田的電動機中使用了大量的稀土重金屬材料,主要是釹鐵硼,其重量占到了電機磁體重量的95%左右。由于稀土元素磁矩大,而其他材料又無法代替,因此稀土一直是各大電動機廠商制造大馬力電動機的重要原料之一。
釹鐵硼在汽車上應用,主要是各類電動馬達的磁體材料
混合動力車的大量普及使得本田對稀土材料的需求程度大為增加,特別是稀土重金屬鏑和鋱,鏑和鋱是保證電動機磁鐵在高溫下持續運轉的關鍵材料。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金屬出產國,每年從中國出口的稀土重金屬材料占到了全球稀土產量的90%以上,中國不僅出產大量稀土,而且掌握著兩種稀缺的稀土重金屬鏑和鋱的開采技術,出口稀土輕金屬(主要是釹)的國家很多,但是出口稀土重金屬(主要是鏑和鋱)的國家卻寥寥無幾,中國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稀土重金屬的出口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金屬出產國,每年從中國出口的稀土重金屬材料占到了全球稀土產量的90%以上。
中國是日本進口稀土最重要的來源,尤其是鏑和鋱。
世界稀土儲量分布圖,可見中國稀土儲量巨大,占了全球稀土儲量的一半還多
在稀土禁運期間,日本雖然通過走私手段獲得了一定數量的稀土,然而這對稀土需求量巨大的日本電機以及電子企業來說,這樣的數量顯然是杯水車薪,于是看到潛在危機的本田等企業開始未雨綢繆,不希望被中國稀土出口卡住脖子,紛紛投資新技術,以擺脫對中國稀土的重度依賴,這就有了文章開頭本田和日本大同特殊鋼公司聯合研制成功不需要鏑和鋱等稀土重金屬材料的電動機。
大規模開采過后的稀土礦
本田這次的新聞簡報只提到了通過“改進釹磁鐵的熱成型技術”來擺脫對稀土重金屬材料的依賴,并未具體介紹通過何種方式,因為這屬于商業機密。這里不得不提一下,當今最先進的釹磁鐵成型技術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的,中國至今沒有徹底掌握這一電動汽車關鍵部件的技術。坊間甚至有傳言稱中國限制對日本出稀土,目的就是為了逼迫日本交出釹磁鐵的成型技術,然而這次本田研制出不需要稀土重金屬的釹磁鐵電機,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對中國稀土礦產的依賴。
江西南部的稀土礦開采后未得到修復,圖為該地區的衛星地圖
這里多說幾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國,按理來說在這種幾乎壟斷的局面下,中國稀土的出口價格應該是非常高的,但事實上,中國并沒有掌握稀土價格的定價權,正規渠道出口的稀土基本屬于賤賣水平,更別說走私渠道了。而另一方面,大規模稀土開采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破壞,上圖中的贛南地區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大面積的露天開采地裸露在外,觸目驚心,然而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并未換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圖說汽車專注于汽車領域新聞事件、技術解讀、駕駛技巧分析,更多信息請關注圖說汽車微信公眾號:tsqiche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