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身多有的車身穩定系統都可以有一個一樣的名字那就是ESP!那么為何出現了很多名字呢?因為ESP被德國BOSCH注冊了,用這個名字會侵權,所以大家才想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么他們的功能是否一樣呢?
嚴格意義上講,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程序的英文縮寫應該是ESC,而非ESP,我們常說的ESP是博世BOSCH公司的專用叫法,只有使用博世電子穩定控制程序的汽車才能叫配置ESP的汽車,除了博世外,還有很多公司也擁有自己獨家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程序,那它們是怎么命名的?它們與博世的ESP又有那些區別呢?
常見品牌車輛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一覽
先來說說博世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博世將其研發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叫做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簡稱ESP,ESP的工作機制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在此就不再贅述。使用博世ESP系統的汽車品牌主要有奧迪、大眾、奔馳、菲亞特、克萊斯勒、標致、雪鐵龍、福特,國產車基本也是采用的該系統,這么說有點委婉,直白的說國產車的ESP全部采購自國外,不像日本和韓國都有自己的自主車身穩定系統產品。
就因為ESP右上角的 ®,其他廠商無法使用ESP作為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簡稱
由于博世搶先注冊了ESP,其他廠家無奈只能另找名詞,比如通用公司就將其使用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稱為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簡稱ESC。ESC的工作機制與ESP是相同的,只是換了個叫法而已,使用ESC系統的主要是通用公司生產的汽車。ESC除了作為通用汽車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英文縮寫外,還是國際上通行的車身穩定控制程序的縮寫。
菲亞特500排擋桿邊上的ESC開關
日本本田公司開發的車身電子穩定程序叫Vehicle Stability Assist,簡稱VSA。VSA系統和ESP的工作機制基本一致,只不過更加強調汽車在松軟以及濕滑路面的通過性難道是為了中東沙漠地區專門設計的?VSA系統主要應用在本田及本田旗下的高端品牌謳歌系列產品上。
VSA系統集成了多種穩定控制程序
日產將其使用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叫做Vehicle Dynamics Control,簡稱VDC。VDC的工作機制和ESP是一致的,二者都能將車輛從失控的邊緣“拉”回來,以避免車輛發生側滑、甩尾等失控狀況。VDC主要應用在日產及其旗下的英菲尼迪、斯巴魯系列產品上,比如東風日產逍客使用的就是日產的VDC系統。
東風日產逍客車上的VDC開關按鈕
DSC是寶馬公司使用的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全稱是Dynamics Stability Control,準確點兒翻譯過來應該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在保持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車輛在啟動加速、加速以及轉彎過程中的防滑性能。DSC主要應用在寶馬及其旗下的MINI,塔塔旗下的捷豹路虎、日本的馬自達系列產品上。
寶馬轎車儀表板提示DSC失效信號
豐田也有類似的系統,豐田管它叫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簡稱VSC。VSC實質上還是ESP,只是名字不同而已。使用VSC系統的車輛主要是除花冠以及雷克薩斯以外的豐田產品,這里捎帶說一下花冠和雷克薩斯使用的VDIM,VDIM的全稱是Vehicle Dynamics Integrated Management,意為車輛動態綜合管理系統,實際上就是各種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大雜燴,只不過將這些系統進行了統一管理而已。
豐田86上的VSC開關按鈕
韓國現代將自己用的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稱為VSM,VSM將傳統的VSC和現代的MDPS(其實就是現代的EPS)結合在了一起,工作時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會及時介入,協助駕駛員將車輛保持在正確的行駛方向內。使用VSM的車型主要是韓國現代產品。
現代VSM宣傳廣告,說的很清楚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其實各個廠家的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都是大同小異的,區別只是在英文單詞的排列上,過來過去都是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Vehicle ,Dynamics這幾個單詞,韓國現代倒是稍(chou)有(bu)創(yao)意(lian),將拆字游戲玩兒出了新高度。目前國產車在發動機的技術追求上有了一定的起色,然而在ESP和底盤技術上,國產車的正向研發能力還是差的太遠。
博世催生了各種各樣的字母組合,其實它們都是ESP的親戚
要怪就怪博世,好好的ESP非要注冊成自己的商標,逼得其他廠家去玩兒拆字游戲,還好英文單詞多,要是換成中文,指不定難倒多少廠家呢。說這么多可不是白說的,下次看車時看見中控板上沒有ESP開關時,可千萬別說人家沒有“ESP”,會鬧出笑話的。當然,我們也期待國產的車身穩定系統早日能夠與我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