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上世紀80年代風靡大陸的自行車一樣。毫不夸張地說,買車,早已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選題。不過在全球化時代,這道必選題也是相當難做的,要想在琳瑯滿目的汽車品牌中選出人生中的第一輛車,首先得在國產和合資之間做出選擇。
對不少人來說,自主和合資的區別,就像是安踏與耐克之間的區別,又像是安卓與IOS之間的區別,即便前者做的再好,還是有人毅然決然選擇后者。舉個例子,很多人寧愿買乞丐版的POLO,也不愿意買高配版的帝豪,這就是目前國產車和合資車的處境差異。
不用說各位也能想來,現在汽車的屬性和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以前的汽車很大程度上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汽車真正的代步屬性很少顯現出來。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汽車的代步屬性是顯性的,尤其是普通人生命中的第一輛車,代步是首要的,完全沒有到顯示財富和身份的級別。實話說,現在大中型商務車的入門產品價格已經下探到了30萬左右,收入稍微高一些的,勒勒褲腰帶也就上了,真正想要通過汽車顯示社會地位,恐怕要在BBA之外去找了。因此,普通人選擇人生第一輛車,考慮的因素實際上并不多,簡單點說的話,便宜、好開、省油就完了,根本沒有那么復雜。
從上面提到的3點出發的話,選擇人生第一輛車也就不難了,便宜、好開、省油,國產和合資中都有不少車型可供選擇,比如艾瑞澤5、帝豪EC7、比亞迪F3等等。合資這塊兒的話,飛度、威馳、桑塔納、卡羅拉都是不錯的選擇,整體看的話,合資品牌可供選擇的車型更多的一些,如果選國產的話,選擇的范圍可能會局限一些。如果再考慮多一點兒的話,合資車的外觀設計還是占有不少優勢的,不得不承認,國產車在入門代步車的外觀設計上與合資車的差距還是有的,如果考慮全面一些的話,還是合資車較好一些,買車是給自己開的,不是給國家爭光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