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企利用同一平臺開發不同車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大眾桑塔納和捷達開創同一平臺推兩款車型的先河以來,其他車系也紛紛效仿,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同平臺的不同車型銷量都很不錯,部分車型甚至屢屢登上銷量第一的寶座。下面,圖說汽車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各大車系的那些“孿生兄弟”。
先來說說的德系,作為最近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大眾在同平臺戰略方面可以說遠遠走在了其他車系的前列,從最早的捷達和大眾,到如今的新捷達和新桑塔納、帕薩特和邁騰、朗逸和新寶來,無一不是大眾同平臺戰略下的杰作。很多人都說大眾車是套娃臉,其實就算大眾把各型車的前臉做得風格迥異,從遠處區分像朗逸和新寶來這樣“孿生兄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日系方面,同平臺分推車型的例子很多。本田這邊,比較典型的例子是繽智和XR—V、哥瑞和鋒范,這4款車型都是各自基于相同平臺開發出來的“孿生兄弟”。豐田也不甘示弱,最典型的例子當屬雷凌和卡羅拉,想從側面分辨出這兩款車型的難度不亞于分辨寶來和朗逸。除了外形外,這兩款車型的動力總成、底盤、內飾都幾乎一模一樣,對有選擇困難癥的消費者來說簡直是折磨。不過奇怪的是,這些“孿生”車型的銷量都異常出色,可以說是平分秋水,這說明同平臺戰略是十分可行的。
韓系在中國的攤子不大,但攤子小不代表膽兒小,韓系的門面品牌現代起亞也在中國市場玩了一把“孿生計”,沒成想效果還不錯,那就是名圖和K4。現代起亞在中國由兩家不同的合資企業生產,分別是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名圖由北京現代生產,而K4則由東風悅達起亞生產,不過正是這種不同合資廠的模式,造就了名圖和K4的“雙贏”。
美系中也有出自同一平臺的孿生車型,典型的例子是昂科拉和創酷。不過美系的“孿生”方式和其他車系稍有不同,美系的孿生車型由兩個不同的品牌生產,例如昂科拉是別克的SUV,而創酷則是雪佛蘭的,不過從根源來說,這兩個品牌還是一家的,因此稱它們為“孿生兄弟”一點兒也不為過。
法系品牌方面,標致301和雪鐵龍愛麗舍算是一對“孿生兄弟”,單聽名字的話,標致301和雪鐵龍新愛麗舍好像沒有什么關系,但事實上,標致和雪鐵龍的關系與現代和起亞的關系是一樣的。標致和雪鐵龍都是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的品牌,在法國是一個廠,到中國也是一個廠,標致301和雪鐵龍新愛麗舍,也可以稱得上是名正言順的“孿生兄弟”。
結語:合資廠的同平臺分車型戰略看上去有偷懶的嫌疑,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偷懶的行為并沒有讓中國消費者感到厭惡,反倒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朗逸和新寶來、繽智和XR—V的暢銷已經說明了一切。這也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對消費者來說,偷個小懶兒是可以接受的,但偷工減料是萬萬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