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輝騰接班人的大眾輝昂終于上市了,先不說這車怎么樣,這廣告反正是打出去了,隨手打開一個APP,幾乎都能看見喬治·克魯尼那帥氣的臉龐和那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語:隱鋒芒,自輝昂。不得不說,這廣告語真貼切,輝昂確實把所有能隱藏的鋒芒都隱藏了,以至于我們很難看到它的是市場前景:輝昂真的能稱王入門級豪華轎車市場嗎?
圖注:大眾輝昂在外觀上沒有多少創(chuàng)新,看上去就像一臺換臉的奧迪A6L
經(jīng)歷了輝騰的失敗之后,大眾并沒有放棄豪華車這個細分市場,輝昂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承載了輝騰未能完成的夢想。從定位來看的話,輝昂是定位于大中型的豪華商務轎車低配定價剛好是入門級價格,競爭對手基本鎖定在奧迪A6L、寶馬5系、奔馳新E級、捷豹XFL、凱迪拉克XTS等入門級豪華轎車之間,定位相比輝騰要低很多,看來大眾多少還是吸取了輝騰的教訓,沒有像上次那樣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然而盡管如此,輝昂仍然不被外界看好,筆者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品牌因素。
圖注:大眾輝昂V6四驅旗艦版內(nèi)飾特寫,中控臺延續(xù)了大眾的橫向扁平設計風格,營造了一種很寬的視覺寬度
大眾這個品牌最早就是個面向大眾的品牌,希特勒當時牽頭組建大眾汽車,為的就是讓普通德國民眾都能開得起轎車,后來大眾也確實是按照大眾化這條路走的。大眾造出來的汽車性價比很高,不僅德國人民喜歡,地球村的村民也都挺喜歡的,風靡全球的甲殼蟲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大眾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之后,延續(xù)了大眾化轎車的發(fā)展路線,推出的桑塔納、捷達等經(jīng)典家用轎車,幫助很多中國家庭圓了轎車夢,由此也在中國早早確立了家用車一哥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大眾也無形給國人留下了平民轎車的深刻印象,一代傳一代,這種印象幾乎烙在了所有大眾轎車身上,我們看到大眾的車標自然會將它和家用車聯(lián)系起來,而不會將它和豪華車聯(lián)系起來。
圖注:大眾輝昂與主流大中型豪華轎車尺寸對比(制表:圖說汽車tsqiche008)
但是BBA就不同了,BBA入華時的姿態(tài)就是豪華車,再加上影視劇、廣告等媒介的耳濡目染,像虎頭大奔這樣的經(jīng)典形象不知不覺就在國人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奔馳、寶馬很大程度上幾乎成了豪華車的代名詞,這些品牌推豪華車沒人會覺得奇怪,但大眾推豪華車,就會給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這就好比一直造8、900塊國民手機的小米突然推出一款4、5千的安卓旗艦機,就算硬件再好,愿意買單的人也不會多,說到底還是品牌的因素,輝騰的失敗很大程度就是品牌中缺少豪華血統(tǒng)導致的,如果不出意外,輝昂也會倒在這上面。
圖注:已經(jīng)停產(chǎn)的大眾輝騰豪華轎車,就其售價來說,該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尚可
除了品牌因素之外,輝昂這款車本身也不具備豪華轎車的因子,至少外觀上是這樣的。其實輝騰的失敗已經(jīng)印證了一個事實,想要通過“低調(diào)的奢華”來打動中國消費者并不一個好主意。但是輝騰又和輝昂不一樣,輝騰是真的低調(diào),所有的鋒芒都藏在低調(diào)的外表下,而輝昂低調(diào)的外表下并沒有輝騰那樣實在的內(nèi)涵,別的不說,就34.9萬的低配版本沒有胎壓監(jiān)測、無鑰匙進入、電動天窗這幾項就可以將它徹底PASS掉了。如此一來,輝昂“隱藏鋒芒”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既沒有鋒芒,又缺少內(nèi)涵,輝昂想要讓200萬帕薩特車主為情懷買單,真的有點兒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