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的神州大地造就了包羅萬象的中華文明,也讓“以大為美”的審美觀深入到了國人的思想中。改革開放后,“以大為美”的審美觀念隨著一部分先富起來的富人“掙大錢、住大房、買大車”的“模范做法”逐漸影響到了越來越多的國人,一時間,象征著財富與地位的豪華轎車成為富人們買車的首選,這些豪華轎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長。這里的長指的不是別的,正是軸距。
6門加長版的奧迪A8L
我們都知道,軸距指的是汽車前軸中心點和后軸中心點之間的距離。通常來講的話,軸距越長,車身也相應越長,而車身的長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款轎車內部空間的大小,也就是說,軸距越長的車,車內空間(特別是后排空間)就越大。當然了,這不是絕對的,車內空間還受到輪距、地板高度和座椅設計等因素的影響,不過毫無疑問,沒有長軸距,就沒有寬大的內部空間這一說,軸距長度對車內空間的影響是基礎性的。
寶馬3系長軸距版與標準軸距版對比,前者軸距比后者增加了110mm
我國是人口大國,但是人均收入水平卻比不上很多小國,這種差距體現在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車消費。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購買汽車和買房娶妻生子是同等重要的人生大事,很多家庭幾代人都在為一輛車努力,造成的結果就是這一輛車要滿足一大家子人的出行需求,這就使得車內空間,尤其是后排空間成為了影響很多人購車的第一考慮因素,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家人在后座伸不開腿,而長軸距的轎車無疑是最能滿足購車者對內部空間要求的選擇,這是國人偏愛長軸距車的客觀原因。
2016北京車展上展出的賓利慕尚軸距加長版
但是,對車內空間的需求并不是國人偏愛長軸距車的最主要原因,要是真的為了家人乘坐舒適性考慮,直接整輛MPV或者旅行車不就完事兒了嘛!其實說白了,讓國人對長軸距轎車趨之若鶩的真正原因還是面子,書面一點兒的叫法叫虛榮心。講道理,長軸距和標準軸距的差距也不過十幾二十厘米,但在向往“大即美”的人看來,這在5米外都看不出來差距的十幾厘米就足以成為他們多掏腰包的理由了,為啥?因為L啊!君不見近年來中國市場上多出了很多帶L的車嗎?奧迪A4L、A6L、A8L、寶馬各種L……就連一向高冷的賓利也在國人對長軸距的狂熱追捧下低下了頭,在4月的北京車展上,賓利展出了長軸距版的全新慕尚,針對的用戶群很明顯,那就是中國消費者。
在歐洲街頭,比較多見的高爾夫這樣短小精悍的兩廂車
與追求長軸距轎車的國人不同,歐洲人在購車時更加理性。事實上,軸距加長版的轎車在歐洲除了行政部門外,基本無人問津,就算標準軸距版的三廂車也不怎么受歡迎。相反,車身較短的兩廂車在歐洲更受歡迎,比如大眾高爾夫、歐寶雅特這樣短小精悍的轎車。
榮膺2016年度歐洲最佳年度車的歐寶雅特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國人購買長軸距轎車就是盲目,歐洲人喜歡身材嬌小的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理環境的影響,沒屁股的兩廂車占地小,操縱靈活,停車方便,很受歡迎。其實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國內上下班高峰期,偌大的轎車內只坐著一兩個人,后排都空著,很浪費資源。
講道理,軸距加長的奧迪A4L真的有A6劃算嘛?
不過,這種理性的汽車消費更多反映出的是歐洲成熟的用車文化和汽車消費理念,當汽車回到最基本的用途——代步工具而不是炫富工具的時候,相信長軸距轎車也將成為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