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國產車,在我們汽車媒體人心里就是在吊打五臟六腑。可能很多車企都在想如何做好汽車的外觀,甚至重金邀請歐洲設計團隊,機械師來進行整車原創、發動機調校等,然而截止目前,國產轎車可以認為起色不大,估產SUV在未來恐怕也面臨著銷售萎縮的可能,因為隨著關稅的降低,合資車的平民化會讓合資車的價格更低,未來國產車的發展之路并不明朗。
以觀致為例,國產車就算是做到了一定的質量也未必會大賣,觀致汽車的質量和外觀設計,包括發動機技術、底盤、安全性可以說和同級別合資車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觀致還是叫好不叫座。原因除了和合資車差不多的價格略高以外,誰還能找到原因呢?真的是價格主導了這場國產與合資的勝負之戰?其實不然。
說到這里,我們要談人文文化,為什么滿大街跑得都是大眾、標志、現代、雪佛蘭、寶馬、奔馳、尼桑、豐田?這是因為我們剛剛國內接觸到車的時候,滿大街就被大眾占領了。國產車剛起步的時候,夏利這類車還是有一定的市場接受度,然而開了一段時間口碑出來銷量就受到影響,還有早期的奇瑞,讓消費者對國產車已經產生了一種抗拒心理,甚至是恐懼心理。所以,再讓消費者趟這遭渾水,價格就是一個砝碼,太高了直接就買穩定一點的合資車,省心!如果價格低還能考慮。說白了,這已經形成了中國車市的購買文化。其次,合資車已經成為了國外先進技術的代表,難免讓人“崇洋媚外”,實際上很多人都是想要支持國產的,然而是恨鐵不成鋼。
反觀日系車的發展,除了穩步升級技術,在外形上也越來越激進,這需要勇氣,對,我們這里來說勇氣,我們的車企似乎就缺少勇氣,缺少勇氣,革新程度就不高,原創度就會受到影響。有時候失敗和自己的勇氣是有關系的,不降價不代表勇氣的體現。
豐田車之所以銷量世界第一(八年七冠),這和日本人的技術,積極拓展,資源逼迫有很大的關系。居安思危,真正的時時刻刻去奮斗,怎么會沒有回報呢?中國的圓珠筆的圓珠托架大部分進口自日本和瑞士,所以應該怎么說呢,你要抵制日系車,是不是圓珠筆也不用了?唉,這是一個不愿提及的話題。借鑒、消化到原創,主要在于真正的消化了然后去做些什么,車企到底去不去研發了?國產車里有多少用的日本的發動機和變速器,想想都慚愧。如果企業高層開的是國產車,知名人士開的是國產車,相信國產車的普及程度也就越來越高,然而……沒有如果。
再來看看國際頂級跑車柯尼塞克,看看它的旋翼門,我們似乎都不知道如何打開吧?
再看看德國這個機械強人造的奔馳超跑,這科幻的美感,猶如大鵬展翅來表達著速度與激情,活靈活現吧,相信中國有一天一定會造出這么好,這么好看的,汽車!
圖說汽車旨在傳遞更多駕駛技術、行業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汽車知識請關注圖說汽車微信公眾號:tsqiche008
驗證碼:
|
匿名發表 |
用戶名: | 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