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彈指一揮間,在電影《頭文字D》上映十年之后,它的續集《頭文字D 2》終于要在今年夏天上映了。對車迷來說,說起《頭文字D》,閃過腦海的可能不是當年還略顯青澀的周杰倫,而是劃破秋名山黑夜的那道黑白閃電——AE86。
電影《頭文字D》劇照,拓海(周杰倫飾)倚靠在一輛Sprinter Trueno(AE86)車前
我們熟知的AE86并不是車名,而是豐田公司在1983—1987年間推出的第五代Corolla 的車架編號。“A”代表的是它使用的4A—GEU發動機,“E”代表的是Corolla系列在豐田公司內部的編號,“8”代表的是第五代Corolla(內部代號E80),“6”代表的則是具體的車型版本。AE86的正式名稱為Corolla Levin/Sprinter Trueno。
停在藤原豆腐店前的AE86
AE86共有2個版本,分別是Corolla Levin和Sprinter Trueno,二者的區別主要在于頭燈的設計。Corolla Levin的頭燈是固定式的,而電影中拓海的座駕Sprinter Trueno的頭燈是可伸縮式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跳燈”。
采用伸縮式頭燈的是Sprinter Trueno(伸縮式頭燈呈打開狀態)
采用固定式頭燈的是Corolla Levin
讓AE86成名的除了重演秀一的漫畫《頭文字D》外,更多的還是AE86本身的出色性能。AE86之所以能有出色的過彎性能,依靠的正是它的輕量化車身和前置后驅的1.6L發動機。
AE86過彎性能十分出色
在電影中,拓海駕駛的AE86在秋名山的彎道賽中擊敗了中里毅駕駛的GTR,成為了電影《頭文字D》中的一個經典畫面。而在現實中,拋開駕駛者的技術不談,就汽車本身而言,AE86擊敗GTR也是完全可能的,不憑別的,就憑一臺4A—GEU發動機。
現實版的《頭文字D》——日本車手土屋圭市和他的AE86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AE86裝備的4A—GEU發動機并不算十分先進:1600cc的排量、頂置式雙凸輪軸、自然吸氣、直列四缸、最高轉速7600轉/分(改裝后可達8000轉/分)、最大功率130馬力(約合96Kw),但是這些在今天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技術和數據放在電噴系統剛剛普及的80年代,卻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當時很少有性能能與4A—GEU匹敵的同級發動機,7000轉/分的轉速對很多發動機來說都是望塵莫及的,更別說7600轉/分了。
豐田4A—GE發動機,4A—GEU是根據日本污染法改進的特制版
AE86大量應用了輕量化材料,使得它的車重保持在了難以置信的923千克,即使是經過改裝之后,AE86的重量也不過1089千克,這樣的重量對最大功率達130馬力的4A—GEU發動機來說,顯然是小菜一碟。輕盈的車身配合動力強勁的發動機,使得AE86在彎道很多的秋名山山道上顯得游刃有余,AE86在彎道處將GTR遠遠甩在身后,成就了《頭文字D》里的一幕幕經典畫面。
夜色中的AE86
除了輕量化的車身和動力強勁的發動機,AE86的出色性能還得益于其引擎前置后驅的驅動方式。在AE86之前,豐田Corolla家族的轎車都采用的是引擎前置前驅的布局方式,這種布置方式的缺點是轉向機構復雜且轉向時動力輸出不足。AE86則采用了前置后驅的布局方式,不僅簡化了轉向機構,而且使得AE86的動力輸出得到了保證,同時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符合AE86“平民化”的市場定位。
豐田AE86車身結構透視圖,它采用了前置后驅的布局方式
1987年,富有傳奇色彩的AE86正式停產,不過直到今天,在日本、北美洲、澳大利亞和歐洲的一些收藏玩家的車庫中,還可以見到AE86的身影,部分保存較好的AE86甚至時常在一些彎道賽中現身。
一輛保存完好的Corolla GTS(AE86北美版)
十年過去了,當年17歲的藤原拓海也早已不再年輕,當他回想起那些凌晨還在秋名山彎道一騎絕塵的往事時,看到的不是后視鏡里漸漸后退的GTR,也不是裝滿藤原家豆腐的黑白色AE86,而是17歲的速度與激情。
圖說汽車旨在傳遞更多駕駛技術、行業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汽車知識請關注圖說汽車微信公眾號:tsqiche008,小編全天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