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房子變成了結婚生子的決定性條件。
到如今,車成了新時代戀愛結婚的必需品。
我想這并不是德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老先生的本意,如果他知道在現在的中國,沒車將要面臨的是單身,或是丈母娘的冷眼,我想他一定會把圖紙扔進火爐。看一個故事吧:
01
同事A新買了一輛10W的車,買車的我見過,但是沒見過買完車這樣炫耀的!
啊呀,中午有沒有人去XXX麻辣燙?我免費拉你去
我們公司離XXX麻辣燙有將近20分鐘車程,中午午休一個半小時,大家開始礙于面子會附和幾句,但是天天都要外出吃飯,花錢不說在路上耽誤的時間非常多,大家中午都想著休息。
后來就沒人和他去,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結果不知道他哪根筋搭錯了。
在辦公室冷嘲熱諷到
哎,和窮人在一起真沒辦法。
掙錢不懂得享受,死了也不能花!
在這種有車人的眼里,沒車的就是不懂享受生活!
02
我知道我經理有車是在今年元旦,平時經理都是地鐵上下班,元旦晚上由于客戶要資料,我臨時回了公司。不一會經理也到了,對接完資料已經是凌晨。
進電梯的時候經理說
一起吃口飯吧,反正明天休息。
行,正好有些餓了。
經理按下了B2
我:去停車場?
經理:嗯,我開車來的。
我:我平時沒見你有車啊!
經理:平時我和我老婆都不開,扔在車庫。
上車說吧
經理:我看咱部門A新買了一輛車,挺不錯!
我:嗯,就是太能炫耀了。
經理:年輕人嗎,等到了我這個年齡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就好了,我這個車平時不開,但是孩子周末的時候我一定會開,帶著老婆孩子一家人,去公園兜兜風,帶上吃的野餐。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孩子平時學習也很累。趕上天氣好的周末,就一定會帶孩子出來玩玩。
說到最后每個人都有家庭,也會有孩子,不都說有房,有車,有家,有愛嗎。
但是我認識你嫂子的時候,我不僅沒車,我還沒房。
國內環境就這樣,盲目的攀比之風盛行。買車要是為了攀比,和炫耀真沒什么意義,一是比你有錢,比你車好的非常多。
買車的目的,還是為了讓家庭生活的更有品質,不是盲目的攀比。
天冷咱倆就吃這家火鍋吧?
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