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開車出門凡是不認識路線的,基本打開導航就能到達目的地,手機導航甚至可以利用步行模式制定路線,在車輛無法駛入某些區域的情況下引導我們到達目的地。可以說免費的導航類軟件真的給了我們極大的便利,然而春節期間,導航類軟件在聯網狀態下是怎么知道前方擁堵的呢?
第一種,早期的實時導航信息大多數來自于交管部門提供的攝像頭監視路面信息,但是因為接入和開放模式受限,第三方導航軟件公司并不能完全實現實時化,這樣就延伸除了第二種模式:和出租車甚至大貨車公司合作,在他們的車上裝載GPRS跟蹤器,以便實時分析城市內道路的擁堵狀況。這里更多的還是城市道路內的路況分析,而對于高速路段的擁堵分析,還是近些年發展出來的。
當然一些專業化程度高的部門甚至軍方使用的都是GPRS導航手機,這個大多數利用的是衛星制導,當然這些專業部門也不走一般路線,所以擁堵對于他們來講并不是一個問題。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目前的導航類軟件采用的大多數是客戶端定位分析的手法,進行的大數據分析得出的前方是否擁堵。當然這些導航運營商也會和交警部門合作,接入最新信息來提供一些道路施工路線繞行的指導。綜合來講導航類軟件是通過:與交通部門合作、采用自己客戶端軟件位置服務、以及同時間段使用導航軟件的車輛信息來決定是否給出前方擁堵信息回饋的。
位置服務,這個是GPRS定位的關鍵索取平臺,就像是我們的用的支付寶微信里一些服務,譬如提供給我們周邊餐飲信息啊,加油站啊,這都是通過我們打開了軟件進行了衛星定位分析出來的,所以位置服務也同樣是支撐導航的關鍵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