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最后一天,備受關注的“薩德”末段高空區域防空系統選址一事正式敲定,韓國鐵了心不顧他人敢說,自己玩火,這無疑會對韓國汽車產業打來巨大影響。
2017年1月的銷量數據顯示,1月韓國現代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為110097輛,其中現代品牌售出80017輛,增幅為6.4%;起亞品牌僅售出30080輛,相比去年同期暴跌38.9%。韓系車在華持續走低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早在2015年的第二季度,韓系車就開始顯現出疲態,SUV和轎車銷量一路走低,主力車型銷量不同程度受挫,起亞品牌尤為嚴重。到2016年,隨著自主品牌的逐漸崛起和德系、日系以及美系的強力沖擊,向來表現不錯的韓系SUV和A級車銷量均出現了明顯下滑,主力車型難以進入各自細分市場銷量榜前10,而經銷商逼宮事件和起亞K2安全氣囊事件更是進一步加劇了起亞品牌的衰落,若不是現代撐著,韓系車恐怕早已被擠出中國市場主流合資車系之列。
圖注:薩德的軌跡很美麗,韓國的舉動很危險
韓系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一方面和其本身的性價比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德日系持續穩定發揮,美系堅守陣地和自主品牌強勢崛起之下的必然結果。在A級車市場,韓系車在配置和型級上并不占優勢,不少自主轎車的配置已經可以完爆韓系,德日系更是不用說,美系的福睿斯也是A級車領域的強力競爭者,起亞完全處于被群毆的境地。而中級車市場“X絲有三寶”的戲謔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K5、索納塔在中級車市場的尷尬處境。在SUV市場,隨著起亞獅跑的停產,起亞SUV的大旗已經無人扛起,現代ix25和ix35的銷量也平平,新途勝的上市也未能力挽現代SUV的頹勢。以2017年1月的銷量走勢來看,2017年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還將進一步下跌。
可以預見的是,本就開始走下坡路的韓系車在韓國同意部署“薩德”之后將加速衰落,事實證明置中國民眾的抗議于不顧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如果不出意外,在“薩德”系統開始在韓國部署的6—7月(“薩德”選址的環評工作將在5月結束,6—7月“薩德”將開始在樂天高爾夫球場正式部署),韓系車在中國將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滑鐵盧,屆時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恐怕會跌至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