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汽車行業的差距,尤其是中國國產車和世界汽車強國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無論是家轎、SUV還是商務車等,中國國產車目前還沒有真正完成變速箱、汽車平臺的大部分原創設計,更多的是購買,甚至抄襲。再微觀一點的講,汽車的渦輪增壓器、空氣循環系統或多或少都有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的身影,而幾乎沒有中國企業的作為,霍尼韋爾這家公司在美國第五代隱身戰斗機的空氣循環系統的組建上也有參與。而中國似乎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就像是不知道羅羅公司一樣,雖然他有可能知道勞斯萊斯。
這是國外的一輛公路清掃車,給我們的感覺是綠色環保,很干凈甚至有一點像是移動式售貨車。這個車看上去并不是科技化多么濃厚,至少讓我們看到了非常城市化的設計。再來看看我們的:
很明顯的就是“堆砌感”,明擺著就是一廂式貨車直接改造而來,有很明顯的工程車印象。這樣的改造缺少想象力,缺少城市化改造,密封性的設計感基本看不出來,整體感覺也不是很好。
這樣的是我們早期使用的公路清掃車,充滿了想法,但是這種想法是不是符合21世紀呢?不過至少很有想法。
這是日本的公路清掃車,有很強的工程感,沒有歐洲那種城市化塑造,不過集成化很好,似乎還有多功能配置。
這是國外的微型清掃車,看上去就是“格格都入”,尤其是外形設計很干凈,很城市化。這樣的清掃車在中國的超市也有類似的,不過那些車子是不是國產的就不好說了。
這樣的清掃車,在國內很少見,有想法,有設計,更有機械思維在里面。
這是中國一些廠區使用的清掃車,注重了實用性,但是沒有了想法和創意。實際上我們來看,中國的清掃車很多時候都是改造或者獨立一個公司專門做環衛車輛。但是在國外,這些車很多都是一些汽車廠商的一個分支。他們利用自己雄厚的造車經驗進行的一次獨立設計,體現的是整個造車工藝的水平。實際上在中國的箱式貨車領域,受到了日本五十鈴的影響,所以這樣看中國的造車水平不但難以和西方強國比,就算是想法和造車匠心都還沒達到同一水平線。說得好,我們差了人家十年,說不好是一代人的差距。